汉代王充关于文学写作的原因和目的的论述。
语出《论衡·对作篇》:“是故周道不弊,则民不文薄,民不文薄,《春秋》不作。杨、墨之学不乱儒义,则孟子之传不造;韩国不小弱,法度不坏废,则韩非之书不为;高祖不辨得天下,马上之计未转,则陆贾之语不奏;众事不失实,凡论不坏乱,则桓谭之论不起。
故夫贤圣之兴文也,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作;作有益于化,化有补于正。”王充认为《春秋》、《孟子》、《韩非》、《新书》等,都有其特定的成书原因和目的,并非信笔无为之作。主张文学写作必须有明确的社会针对性和目的性,要有助于教化,为世所用;反对戏弄笔墨,徒具形式,于世无补的文学游戏。他在《论衡·佚文篇》中说:“天文人文,岂徒调笔弄墨为美丽之观哉?载人之行,传人之名也。善人愿载,思勉为善,邪人恶载,为自禁裁。然则文人之笔,乃劝善惩恶也。”在《论衡·自纪篇》中也说:“为世用者,百篇无害,不为世用者,一章无补。”王充强调文学要为世所用,是对前人“尚用”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也是他文学理论的核心。“起事不空为,因因不妄作”,则是对为世所用观点的具体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