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舞:中国民间舞蹈。在舞蹈中模拟野兽的动作及神态,中国自古有之。东汉章和年间(公元87~89),西域疏勒国、大月氏、安息先后遣使向汉朝天子献狮。魏晋时期,民间宫廷均有弄狮之艺。唐代宫廷中,龟兹(在今新疆塔里木河流域库车、新和、沙雅一带)伎所传《五方狮子舞》的表演场面蔚为壮观。五只假狮子按东、西、南、北、中五个方位饰以不同的颜色,每只“狮子”由12个人身披假狮皮装扮。另有两人戴红色包头巾,穿画衣,手执红拂,引逗“狮子”做各种动作,谓“狮子郎”(有些史料称“胡人”、“回回”、“达摩”)。表演时,140名舞伎随乐声起舞,并齐声高唱《太平乐歌》。唐代诗人白居易《西凉伎》诗中有“西凉伎,假面胡人假狮子。刻木为头丝作尾,金镀眼睛银帖齿。奋迅毛衣摆双耳,如从流沙来万里”的描述,即为宫廷狮舞的真实写照。狮舞流传民间至今在各地均有蓬勃发展。表演形式可大致分为两类——“文狮”和“武狮”。前者庄重柔和,表情细腻,着重刻画狮子温良驯顺的一面,较多保持了民间舞蹈的特色;后者雄壮威武,重武功和技巧,向舞台艺术过渡的趋势比较明显。除汉族居住区外,新疆和甘肃南部的藏族居住区、湖南西部的苗族居住区,以及海外华人社区,均有在喜庆节日跳狮舞的传统习俗。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