筚篥②

筚篥:气鸣(簧管)乐器。隋以前称“必栗”或“悲篥”。《隋书》、《旧唐书》、《通典》并作“筚篥”,《新唐书》、《乐府杂录》作“觱篥”。隋唐时期用于宫廷燕乐。有大筚篥、小筚篥、双筚篥等多种形制。《旧唐书·音乐志》:“筚篥,本名悲篥,出于胡中,其声悲。亦云:‘胡人吹之以惊中国马’。”至宋代,筚篥位居教坊十三部乐之首。清代所用,为芦管3孔。今我国北方民间所用,为木管8孔(前7后1),称“管子”或“管”。”据语言学家考证,筚篥,必栗、悲篥、觱篥的读音,为当时龟兹语——印欧语系吐火罗语族乙种吐火罗语pì—pì(re)的汉语音译。

为您推荐

康国乐②

康国乐:隋九部乐、唐十部乐之一(唐九部乐作“康国伎”)。古代康国又称飒秣建、萨末鞬,故地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一带。《隋书·音乐志》说:“康国,起自周武帝娉北狄为后,得其所获西戎伎。”有歌曲《戢殿农和正》,舞..

帕莱斯特里纳风格②

帕莱斯特里纳风格:即意大利作曲家帕莱斯特里纳(约1525~1594年)的音乐作品风格。帕莱斯特里纳以写宗教音乐著称,音乐充满人文主义内容,广泛运用意大利民间音乐的素材。一般采用自然音阶教会调式的模仿复调,旋律线条流畅,..

阮②

阮:弦鸣(拨奏)乐器。汉武帝时(公元前140—前87)人们参照筝、筑、箜篌等乐器,创制而成的弹拨乐器。东汉傅玄《琵琶赋》序:“闻之故老云:汉遗乌孙公主嫁昆弥,念其行道思慕,使工人、知音者、裁琴、筝、箜篌之属,作马上之乐..

角②

江派②

江派:明代琴派。明初松江琴家刘鸿、张收称松江派,简称江派。另有一些提倡以词配曲的琴家如黄龙山、杨表正、杨抡等人,多活动在南京,也被后人称为“江派”。其注重琴歌的伴奏艺术为特点,琴曲较单纯,以配合演唱,多一字一..

巴洛克风格②

巴洛克风格:17世纪初~18世纪中叶的欧洲音乐文化。原指17、18世纪欧洲意大利、德国、奥地利等国装饰华丽的建筑风格。此词在18世纪中叶的欧洲艺术史、艺术批评中被使用,它构成了一个特定的音乐历史时期。..

三弦②

三弦:弦鸣(拨奏)乐器。又称“弦子”。有源自秦代弦鼗之说。三弦之名始于元代。明杨慎《杨升庵文集》:“今之三弦,始于元时。”其形制为扁平近椭圆形木质音箱,两面蒙皮,俗称“鼓头”。琴杆为指板,长而无品,张三根弦,上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