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笳:气鸣(簧管)乐器。又名笳,亦写做葭、、菰、箛。其早期形制为芦叶卷而吹之。汉代以后改用木制,并装有苇制哨,无孔。因当时主要流行于塞北西域,故称其为胡笳。《太平御览》引《蔡琰别传》云:“笳者,胡人卷芦叶吹之以作乐也,故谓曰胡笳。”后被用于汉魏鼓吹乐中,有大胡笳、小胡笳。清代加有3孔,并带有扩音碗,用于笳吹乐中。据清代《皇朝礼器图式》载,其形制为“木管三孔,两端加角,末翘而上,口哆”。自蔡琰《胡笳十八拍》问世以后,以胡笳一词为名的诗、词、歌、赋及乐曲屡见不鲜,大多以汉族与匈奴的关系为主题。胡笳音色悲凉,故又有悲笳、哀笳等称谓。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