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中国民歌的一种体裁类别,又称“小曲”。广泛流行于中国大多数汉族地区,尤其长江、黄河流域在数量和品种上更具代表性。小调以独唱为主,亦有对唱或齐唱。其曲调亲切、流畅、委婉、细腻,结构规整、匀称,以2句和4句的单乐段为多。乐句的结构功能比较清晰,基本上分成对应式和起、承、转、合式两类。节拍规整而不拘泥,节奏感鲜明而不强烈。小调所反映的内容极其广泛,涉足到生活的各个角落,从重大政治事件、日常生活、风俗、爱情等都有表现。歌词格式多样,富于变化,长短句的形式比较普遍,非对偶的3句、5句以及多段词的反复也较为普遍。常用衬字、衬句来扩充音乐结构。小调的曲目非常丰富,据其历史渊源、演唱场合及音乐性格,大致分为3类:一是由明、清俗曲演变而来的小调。如《叠断桥》、《银扭丝》、《山坡羊》、《玉娥郎》、《剪靛花》等。它们有的仍保留原曲名,有的曲调大致相同,但曲名已改变,如《剪靛花》,使用它的曲目很多,如《四季歌》、《叹五更》、《放风筝》、《丢戒指》等。这类小调流传较广,有的流传全国。二是地方性小调,指各地群众随口编唱,并逐渐稳定、流传的小调。它们具有单纯、朴实的特点,地方特色突出。三是歌舞性小调。指各地民间节日歌舞活动中传唱的一些小调歌曲。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