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汉字五种主要字体之一,又称为“正书”、“真书”、“正楷”。楷书是由隶书经过长期发展演变逐渐形成的。大约产生于汉末,至曹魏钟繇、晋王羲之创制了楷书法则,改变旧字体势,楷书正式成为一种全新的字体,开始盛行。与隶书相比,楷书是汉字的一大进化,它完全脱离了篆书的线条形态,有了严格的结体法度和丰富多变的点画形态。楷书方正端庄,刚直清劲,实践证明,它最适合作官方正式字体,因此,至今它仍居“正统”地位。汉末是楷书的初创时期,多少带有隶意。魏晋南北朝是楷书成长成熟时期。魏时楷书用笔灵活多变,精劲流丽,讲究藏露悬垂,显露出对豪放奇伟的美的追求。南北朝时,大江南北形成不同的楷书书风,代表南派书风的是王羲之,他擅长书牍,书法自成一家,呈现一种疏宕秀劲的美。北派以西晋索靖为代表,精于碑榜,基本沿袭汉魏书体,注重一种方严古拙的美;及至隋朝,南北书风熔为一炉。唐代是楷书鼎盛时期,书法大师辈出,尤以初唐四大书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薛稷,中唐颜真卿,晚唐柳公权最为杰出。他们各创楷书新书,追求与唐代社会繁荣相一致的肃然巍巍、雄伟磅礴的气势。他们的名作举不胜举,最为后人熟悉的有:虞世南的《孔子庙堂碑》,欧阳询的《九成宫醴泉铭》、《皇甫碑》,褚遂良的《圣教序》、《孟法师碑》,颜真卿的《多宝塔碑》、《颜勤礼碑》,柳公权的《玄秘塔碑》、《神策军碑》等,流传千古,备受推崇。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