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丝:又名“刻丝”或“克丝”。“缂”是织纬的意思,通过织纬而成图形,故称“缂丝”。图中每处不同颜色地方的边缘,有似镂刻的小孔,故又名“刻丝”。是中国独有的传统丝织工艺品之一。它采用“通经断纬”的织法,即在织造时,各色纬丝仅于图案花纹需要处与经丝交织,故纬丝只织花纹而不贯穿全幅;而经丝则纵贯织品。其成品的花纹,正反两面如一,技艺极高,是织物中最高级的一种。缂丝在战国时代就已发明和使用了。据考古资料,有河南信阳长台关第一号楚墓和湖北江陵望山第二号楚墓分别出土的楚简《遗策》中,都记载有“缂”及“缂”。至宋代缂丝极负盛名,由于地主阶级爱好书画及玩赏工艺之风盛行,促使缂丝工艺大大发展。缂丝技术已达到能够“随心所欲,作花鸟禽兽状”,把绘画艺术和缂丝工艺巧妙结合,既保存了绘画原作的风格形状,又具备丝织物细腻动人的特点,艺术价值很高。我国现存最早的缂丝,是五代后梁时代的一幅《金刚经》,此缂丝历经千余年,除一小部分残蚀外,全卷基本完整。其余书法、人物、山水等刻丝佳作,绝大部分系宋、清两代作品。解放前,刻丝工艺几乎完全停业,解放后才恢复生产。1982年苏州刻丝又创造了异纬织造法,织出“金地牡丹、山茶、蝴蝶”,形成正反两个不同的画面,是缂丝历史上的创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