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丘市红星戏校——商丘市豫剧团②

商丘市红星戏校——商丘市豫剧团:商丘市红星戏校1950年筹建,1951年8月成立。归工商联领导。首任校长刘万华。当年招生80余名,平均年龄14岁左右。设有语文、唱念、表演、武功、器乐等课程。教师李玉茹、云路青、刘洪涛、刘振兴等。演出《吕小梅》、《鸦片恨》、《闯王进京》、《白毛女》等十多出传统戏和现代戏。1953年3月,市政府接管,增派教师,加强管理,排演了《白蛇传》、《牛郎织女》、《张羽煮海》等剧,演出于开封、徐州等地。主要演员有黄爱菊、赵琳、盂庆刚、杨培云等。1955年改为集体所有制性质的民间职业艺术团体,定名为商丘市豫剧团。戏校建制终止。1956年制定团章,1958年建立艺术研究室;1959年与四平调、曲艺社、快乐戏院合并为文艺公社,招收第一批学员;1962年建立艺术值日制,提高演出质量;1963年招收第二批学员,1964年改艺术研究室为艺委会,1967年与四平调合并,1968年建立革委会,大演“样板戏”;1970年招收第三批学员,1979年撤销革委会;1980年招收第四批学员,建立青年豫剧团舞美公司。30多年来的代表性剧目为《白蛇传》、《张羽煮海》、《牛郎织女》、《十二寡妇征西》、《桃花庵》、《状元打更》、《白莲花》、《社长的女儿》、《三哭殿》、《花打朝》、《十五贯》、《血溅乌纱》等270多出。活动在十几个省市的大中小城市。主要演员先后有黄爱菊、王文英、杨培云、何秀兰、申桂兰、申桂珠、孟庆刚、赵琳、张卫华、王宗保、刘忠河、刘小河(魏建新)、宋惠民、张红梅、陈玉梅、石磊等。导演岳鸿显,音乐设计蒋云声,舞美师赵中立、张海山等。保留时间最长的剧目为黄爱菊的《穆桂英下山》和刘忠河的《打金枝》。





为您推荐

新乡县人民豫剧团——新乡县豫剧团②

新乡县人民豫剧团——新乡县豫剧团:初建于1949年夏。人员不多,只能演一些小戏。同年7月,由老艺人杜发喜把班子拉到小冀镇,以刘艳春、胡秀云、马岭君、刘长义、吕明德、杜香、范亭、赵永华等一批演员为基础,于8月13日正..

宝丰县大众剧团——宝丰县豫剧团②

宝丰县大众剧团——宝丰县豫剧团:宝丰县大众剧团1950年由城关、大营、翟集、滍阳四大镇商联会集资兴办。叶策甫、赵同兴分别担任指导员和团长。全团共有演职员70余人。1955年改组为宝丰县豫剧团。属全民所有制。1960年..

叶县人民剧团——叶县工人剧团——叶县豫剧团②

叶县人民剧团——叶县工人剧团——叶县豫剧团:前身系叶县赵德娃戏班。1951年1月成立于河南叶县。首任团长郭卫农,主要演员有许良魁(黑红搅)、苑凤山(花脸)、李二凤(花旦)、李大凤(花旦)等。1950年该团人员进行调整,195..

江湖班——尉氏县人民剧团——尉氏县豫剧团②

景艺剧社——中州豫剧学社②

景艺剧社——中州豫剧学社:1950年“中州豫剧学社”从洛阳北渡进入济源。其前身原是洛阳县的一个民营戏班,由慕水旺从密县带出的“太乙上班”原班人马组成,曾一度称作“景艺剧社”,后又改为“五月剧社”,因内讧,杨姓演..

磁县新民剧社——磁县豫剧团②

磁县新民剧社——磁县豫剧团:前身为河北磁县新民剧社,是1919年由河南洛阳引进,并正式命名为磁县人民剧团。团长赵学肖,教师薛宝山。全团共60余人。后因建制多变,人员更迭,历任团长曾有李金亭、王恩印等人。主要演员先..

原阳县豫剧团②

原阳县豫剧团:始建于1950年10月。有演职员70名,多属邀角。由县文化馆工作人员路宏志负责筹建,王五常、刘玉秀任团长。1951年至1955年主要演员有汤兰香、苑桂芳、赵美君、汤玉霞、许金花、马普生等。团长李冬海、刘文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