翎子功:
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翎子,是插在盔头上的两根约五、六尺长的雉鸡翎,除起装饰作用外,还通过舞动翎子,作出许多优美的身段动作,借以表现人物的心情、神态。翎子功,即舞动翎子的技巧、功夫,俗称“耍翎子”。生、旦、净、丑各行脚色都用,小生用得最多,故有“雉尾生”(“翎子生”)一行。插戴翎子的多为英武(如周瑜、穆桂英)、勇猛(如杨七郎)、慓悍(如典韦)或暴戾(如屠岸贾)的人物。按旧例,草莽英雄如《九龙山》的杨再兴、《盗御马》的窦尔墩,旧时的外邦君主将帅如《挑滑车》的金兀术、《苏武牧羊》中的单于王等都戴翎子,同时加戴狐尾。神怪妖魔如《青石山》中的周仓、《孙悟空三打白骨精》中的白骨精等也多插翎子和加戴狐尾。耍翎子的技巧有单掏翎、双掏翎、单衔翎、双衔翎,以及绕翎、涮翎、抖翎、摆翎等多种,可以表达喜悦、得意、气急、惊恐、沉思、忧虑等各种感情。蒲剧、晋剧等梆子剧种的翎子功尤为出色,并有许多特技,如《小宴》中吕布的耍翎子特技,在刻画人物性格和表达人物感情上,有突出的戏剧效果。
为您推荐
毯子功: 戏曲表演基本功之一。指训练戏曲演员掌握和运用翻、腾、扑、跌各项技艺(即筋斗)的基本功夫。由于训练强度高,难度大,技术复杂,练习时需在毯子上进行以保护练习者不受伤害,故名“毯子功”。筋斗名目很多,总的要求是..
反串: 指演员扮演不属本行当的角色,如老生串演老旦,小生饰演花旦,丑角妆扮净角等。昆剧、京剧中常见。如昆剧传字辈演员,小生顾传玠曾反串《借靴》之丑角张三,旦角朱传茗反串《回营》之二面伯嚭。为取得较佳的剧场效果,赈灾..
把子功:
戏曲武功的组成部分,指训练戏曲演员掌握和运用把子技术的基本功。“把子”一作“靶子”,也叫“刀枪把子”,为传统戏曲演出中所用兵器道具的统称,有刀、枪、剑、戟、棒、棍、斧、钺等。因戏曲武打中多用兵器,所以也..
本工、应工、两门抱:
本工指演员扮演自己所属行当中的角色,如昆剧《拾画》(柳梦梅主角)为小生戏,《游园》(杜丽娘主角)为五旦戏,《山门》(鲁智深主角)为净角戏,由小生、五旦、净角演员演出,就称为本工。各行角色都有自己的..
参军:
参军戏主要脚色。充当被戏弄者,与另一脚色苍鹘共同做滑稽诙谐的表演。唐李商隐《骄儿诗》:“忽复学参军,按声唤苍鹘。”《新五代史·吴世家》:“徐氏之专政也,隆演幼懦,不能自恃;而知训尤凌侮之。尝饮酒楼上,命优人高贵..
五花爨弄:
宋金元时期流行在北方的一种戏剧形式。一说即宋杂剧和金院本,“五花”即指五种角色末泥、引戏、副净、副末、装孤。一说宋徽宗见爨人(西南地区少数民族)服饰奇特,面傅粉墨,因令优人模仿为戏。二说均见元陶宗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