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刊。
1938年11月20日创刊于上海。1941年10月10日3卷6期后,因太平洋战争爆发,“孤岛”沦陷而停刊。李伯龙主编。
发行人先后有胡松青(第1卷)、潘眠薪(第2、3卷)。
以戏剧理论研究为主的戏剧刊物。主要撰稿人有张骏祥、于伶、顾也鲁、李松青等。它不仅是“孤岛”时期上海戏剧界的主要刊物,而且与全国的抗日戏剧运动有密切的联系。夏衍、凤子等从大后方桂林寄来稿件,一些新建的地区剧团视之为戏剧教科书。夏衍的《论“此时此地”的剧运——复于伶》,向坚持在“孤岛”的戏剧工作者阐述了工作方针和努力方向。他还指出,八一三事变以后,中国的剧运已经完成了普遍化的阶段,而戏剧过分依赖曲折离奇情节的剧本,这将是阻碍中国话剧进步的最主要的因素,必须提高演出质量和演技水平,强调导演和演员的个人风格。
顾也鲁主笔的《孤岛戏剧浪花报道》是“孤岛”戏剧界战斗生活的一部编年史。张骏祥、张庚等人发表了多篇戏剧理论研究和演出应用技术方面的论文。
还译载了大量欧美、苏俄的戏剧论着,尤其对斯坦尼斯拉夫斯基的戏剧理论和个人经历有详细的介绍。先后刊载的剧本有曹禺的独幕剧《正在想》,吴祖光的四幕剧《正气歌》,于伶的《夜上海》的序幕《何处桃源》等。此外还刊载了蓝洋等人翻译的欧美、苏俄剧本十多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