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菊朋: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工老生。蒙古族。北京人。少时酷爱谭鑫培的艺术,从陈彦衡学谭派戏,又得溥侗(红豆馆主)、王瑶卿、钱金福、王长林等名家教诲,1916年出入票房,借台练戏,声名渐起。1923年正式下海,代王凤卿随梅兰芳赴沪演出。20年代末期自己挑班,博采众家之长,结合自己嗓音条件,创造新腔,形成言派。文学修养较深,兼擅书画,尤精音律,对四声的运用有深入的研究。他认为音韵、声腔是老生表演的重点,主张“腔由字生 ,字正而腔圆”。为人耿介,晚境多舛,然而对于艺术的追求与革新精神,却矢志不移。代表剧目有《让徐州》、《卧龙吊孝》、《骂王朗》等。长子少朋,工老生;次女慧珠,工青衣、花旦。
为您推荐
子弟书:中国清代曲种。因首创于以满族为主体的八旗子弟,故名。曾流行于华北、东北等地区。源于巫歌和俗曲。清初大批旗籍子弟远戍边关,利用当时流行的俗曲和萨满教的巫歌单鼓词的曲调,配以八角鼓击节,编词演唱,借以抒发怀乡..
《同窗记》:中国明代传奇作品。作者佚名。未见传本,《群音类选》、《秋夜月》、《缠头百练》等戏曲选集收有散出。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故事,早在宋元时已被搬上戏曲舞台,流传广泛,妇孺尽知。现存《同窗记》的散出《河梁分..
朱有燉:中国明代杂剧作家。号诚斋,又号锦窠老人、全阳道人、老狂生、全阳子、全阳老人。安徽凤阳人。明太祖朱元璋第五子朱燉的长子。袭封周王,死后谥宪,世称周宪王。在明初皇帝与藩王之间的权力斗争中,朱有燉父子先后遭打..
行头:中国古代戏曲服装的称谓,沿用至今。泛称一切戏曲演出用具。元人已有“猥琐行头”之语,可知这种称谓在金元时已有。清李斗《扬州画舫录》:“戏具谓之行头。行头分衣、盔、杂、把四箱。”在戏曲史上,又分为江湖行头、内..
髯口功:中国戏曲表演基本功。戏曲人物所戴的假须,统称髯口。戏曲表演中,常借助舞弄髯口的动作来展示人物的心情,俗称耍髯口。耍髯口的技巧有搂、撩、挑、推、托 、摊、捋、抄、撕、捻、甩、绕、抖、吹等多种,其中有些是单..
山西梆子:中国戏曲剧种。即晋剧。一般指中路梆子,有时也是山西省流行的中路、北路、蒲州、上党四大梆子的统称。中路梆子渊源于蒲州梆子,清道光、咸丰年间已盛行,流行于山西中部、内蒙、河北、陕西部分地区。念口用蒲口,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