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赞后电影理论

巴赞后电影理论:

巴赞纪实美学以后出现的修正他的理论。

认为巴赞强调再现现实的特征,而忽视了电影作为一门艺术的主体表现意识。法国的“新浪潮”一方面将纪实美学倡导的自然、逼真地反映现实发展到照相式地描绘一切丑恶的和反人性的现象;另一方面将纪实美学所主张的深入再现人物内心活动发展到表现非理性的世界。这是对巴赞的第一次修正。另外,在理论上完备了一种新的电影美学体系即符号学理论、精神分析理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结合。

使得在分析电影形象与现实之间的关系时,“现实”已不是“客观现实”,也非“本体论基础”,而是社会历史的、政治的、“主观”的和“意识形态化”的现实。这是对巴赞的第二次修正。

为您推荐

巴赞电影起源心理学

巴赞电影起源心理学:巴赞研究人的心理现象同电影发生的关系的一种理论。他认为,人类有用逼真的摹拟物代替外部世界的心理愿望,断言电影摄影机从本质上最终解决了纠缠不清的写实主义问题,满足了人心理中本有的完整再现现实..

情节剧电影

情节剧电影:亦称“情节片”。指以情节剧因素为主要特征的电影。它不是一种独立的电影类型,而作为一种因素渗入到许多类型电影之中,如西部片、侦探片、暴力片、警匪片、武打片、科幻片等在一定程度上都可以称作情节剧电影..

旧金山集团

旧金山集团:美国着名电影导演弗朗西斯·科波拉等人为了脱离好莱坞的大制片公司而进行自由创作,通过建立制片机构、摄制影片组成的一个所谓电影团体。1969年初,科波拉和他的助手乔治·卢卡斯,以及旧金山当地的一位电影创作..

梅茨电影符号学

艺术假定性

艺术假定性:是形象思维领域中艺术活动的一种特征,是艺术的基本属性。它通过艺术家主观认识的棱镜,采取某种艺术形式,如戏剧、电影、电视、音乐、美术等来反映客观世界,因此它是从美学上把握现实的结果。但艺术作品毕竟不是..

爱因汉姆电影理论

爱因汉姆电影理论:一种从心理学角度研究电影的理论。代表人物德国心理学家和电影理论家鲁道夫·爱因汉姆主张艺术地运用电影形象与现实形象的不同一性是电影艺术的全部内容。认为电影形象不同于现实形象有六种表现:①立..

电影造型

电影造型:构成一种精神连续的银幕物质形象。是银幕视听形象的总和。影片中的人物、环境、气氛、声音、运动最终通过摄影机和录音机来创造具有视听效应的电影画面。单个的画面还不是完整的电影造型,许多电影画面经过组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