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当代西方电影理论中,电影本体论包括两个不同的含义:①“影像本体论”,是巴赞提出的电影理论体系的基石。
其核心命题是:影像与客观现实中的被摄物同一。“一切艺术都是以人的参与为基础的,唯独在摄影中,我们有了不让人介入的特权”,因此,电影再现事物原貌的独特本性是电影美学的基础。摄影的客观性可以赋予影像以任何其它艺术形式无法具有的令人信服的力量。巴赞的电影影像本体论的美学主张和美学理想是:注重表现对象的真实,严守空间的统一,保持时间的真实延续,强调叙事的真实,创造声音、色彩、立体感等一应俱全的外部世界幻景。
电影影像本体论对战后西方电影理论产生过重大影响,但是也从不同方面受到了电影理论界尤其是结构主义者和电影符号学家的批评。
②70年代后期,美国电影学家对电影本体论这一概念作了新的解释。
雷杰纳·考威尔在讨论当前美国先锋派电影的某些形式主义倾向的论着中,把电影本体论概念与反思式影片(表现影片制作过程和结构的影片)联系在一起。这种电影本体论着重探索作为物质形态的片、片基的物质性、光对电影的作用、声画关系等范畴。
这样,电影本体论便从电影是在没有人的干预下再现自然对象和事物的手段(存在于光化学过程中的固有性质)的传统概念,转变为对光化学过程以及涉及电影制作其他过程的特性进行自觉探索的现代主义概念。这一理论的核心是对片基、光影、声画等电影性元素和情节、叙事、表演等非电影性元素进行严格区分,探索电影性元素的表现力。这一理论对西方实验电影产生了一定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