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罗马尼亚电影法规

[电影]罗马尼亚电影法规:

1971年得到齐奥塞斯库的指示进行了改进和完善。

成立“罗马尼亚电影中心”(或称总公司),管理整个国家的电影业。它是企业性质,用经济手段管理电影。

成立四个“电影创作之家”,负责完成电影创作的题材计划,审阅剧本、分场景和限额预算。编、导、演、作曲、布景、服装等工作人员属于电影协会编制。实行合理的月工资与酬金、奖金制度。电影单位实行企业化,拥有自主权。

总公司内设宣传发行处,下设直属办事处,管理全国的影院和影片发行。国产片占总场次30%,社会主义国家占40%,其它国家占30%。

侦探、冒险、武打影片不得超过总场次的20%。

为您推荐

[电影]第三电影

[电影]第三电影:又称“游击队电影”。以反对殖民主义为目标的电影。由古巴电影导演费南多·索拉那斯和奥太维·葛蒂诺于70年代初首先提出。他们要求把电影作为一种战斗武器来配合亚非拉的反对新殖民主义、反对帝国主义..

[电影]八十年代的一代

[电影]八十年代的一代:在1979年,法国三位年轻导演阿兰科尔诺(《黑色事件》),雅克·杜瓦荣(《怪妞儿》),安德烈·泰内希(《勃朗蒂姊妹》)代表法国参加了第三十二届戛纳电影节。他们各自具有不同的鲜明的风格特点,法国电影界..

[电影]法国“新浪潮”派

[电影]法国“新浪潮”派:形成于1959~1960年间,最早的核心是由《电影手册》杂志的影评家集团组成。他们要求电影摆脱戏剧结构、努力接近“现代文学”,也就是接踵而至的所谓“作家电影”。其特征:①生活好象是自然而然在那里..

[电影]青年电影流派

[电影]战后实验电影

[电影]战后实验电影: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法国实验电影的创作活动始终没有中断。首先,让·米特里在《太平洋第231号》、《机械交响乐》等影片里尝试把视觉和听觉的节奏同步化。接着,“书信派”为50年代初先锋派电影的复兴奠..

[电影]先锋派

[电影]先锋派:从1920年到1930年,路易·德吕克、杰尔曼·杜拉克和让·艾普斯坦创立了先锋派电影的理论,并且形成了一种运动。先锋派这个名词,是指企图把电影美学的所有可能性尽量表现出来的一种探索、实验和研究。其特点是..

[电影]意大利电影圈

[电影]意大利电影圈:意大利电影工作者,特别是导演和编剧,在战前被文化界视为“意大利知识界的外籍军团”。战后,他们创作了《罗马,不设防的城市》、《偷自行车的人》、《游击队》、《擦鞋童》等影片,形成了“新现实主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