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律

    三一律 : 戏剧结构理论之一。亦称"三整一律"。先由文艺复兴时期意大利戏剧理论家提出,后由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确定和推行。三一律规定剧本创作必须遵守时间、地点和行动的一致,即一部剧本只允许写单一的故事情节,戏剧行动必须发生在一天之内和一个地点。法国古典主义戏剧理论家布瓦洛把它解释为"要用一地、一天内完成的一个故事从开头直到末尾维持着舞台充实。"
  三一律是从亚里士多德的《诗学》引申出来的。在《诗学》中,亚里士多德论述了戏剧行动的一致性,认为戏剧"所模仿的就只限于一个完整的行动",但并不排斥使用次要的情节。他也提到"悲剧力图以太阳的一周为限",但这只是指演出时间的长度。16世纪,亚里士多德的观点被阐发、曲解。意大利理论家基拉尔底·钦提奥在1545年首先提出"太阳运行一周"指的是剧情的时间。其后,洛德维加·卡斯特尔维屈罗在注释《诗学》时又进一步阐述了剧情时间与演出时间必须一致的观点,并认为戏剧"必须真正限于一个单一的地点"。此外,戏剧行动的一致性也被加上了排斥次要情节、只能有一条情节线的限制。17世纪,三一律被法国古典主义戏剧家当作不可违反的规定而极力推行,并在欧洲剧坛长期占据统治地位。18世纪以后,随着浪漫主义戏剧的兴起,三一律不断受到戏剧家的抨击,逐渐被冲破。
  三一律作为古典主义戏剧的一条固定法则,对剧本创作是一种严重的束缚,它最终被打破是势在必然。不过,作为戏剧结构的一种形式,它可以使剧本结构更趋集中、严谨,一些剧作家运用它曾写出成功之作。

为您推荐

热内,J.

热内,J. :   法国诗人、小说家、剧作家。生于1910年12月19日。他原是弃婴,随母姓后由一家农民收养。10岁时,被送进少年犯教养所。出教养所后,他过起流浪生活,走遍法国、西班牙等许多欧洲国家,不但偷盗,而且搞同..

《清明前后》

《清明前后》 : 中国话剧作品。茅盾作于1945年,由中国艺术剧社于1945年9月26日在重庆首演。导演兼主演赵丹。   全剧5幕。1944年5月重庆国民党政府举办所谓"法币折合黄金存款",诡称以出售黄金收缩通货。结..

情节剧

情节剧 : 根据题材内容划分的戏剧类别之一。它的主要特点是:戏剧情境险恶多变、矛盾冲突尖锐激烈、剧情发展中包含着大量偶然及巧合的因素,充满了紧张的戏剧场面。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盛行于欧洲的情节..

萨罗扬,W.

萨斯特雷,A.

萨斯特雷,A. : 西班牙剧作家、戏剧评论家。生于马德里。在法国现代戏剧影响下开始写作,作品具有强烈的社会意义。第一本戏剧集《先锋戏剧》于1948年出版,包括《铀235》(1946)和《一批梦》(1949)等剧本。《走..

瑞典戏剧

瑞典戏剧 : 瑞典戏剧始于中世纪的宗教剧,内容取材于《圣经》故事和神话,既没有剧场,也没有布景,在教堂演出。16世纪20年代以后,随着新教的传播,瑞典产生了取材于《圣经》的"学校戏剧"。宗教改革家 O.佩特里(14..

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评奖

全国话剧、戏曲、歌剧优秀剧本评奖 : 两年一度的全国性评奖活动。1982年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联合举办了第一届(1980~1981)全国优秀剧本评奖。评委会由28人组成,曹禺为主任,张庚、陈白尘、吴雪、胡可、凤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