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戏剧学院 : 中国培养戏剧专门人才的高等艺术院校。前身是上海市立实验戏剧学校。上海市立剧校于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戏剧家李健吾、黄佐临、顾仲彝倡议,并得到上海文艺界知名人士支持,筹建成立。顾仲彝、熊佛西先后任校长,吴仞之任教务主任。1949年5月上海解放后,剧校改名上海市立戏剧专科学校。1952年全国高等学校实行院系调整,山东大学艺术系戏剧科、上海行知艺术学校戏剧组与上海剧专合并,成为中央戏剧学院华东分院,1956年正式改名为上海戏剧学院,列为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部直属全国重点艺术院校,由熊佛西任院长。曾经任教的戏剧家有李健吾、朱端钧、吴仞之、赵铭彝、顾仲彝、孙浩然等。上海戏剧学院的任务是借鉴外国艺术经验,发扬民族艺术传统,结合实际,有计划、有步骤地为全国各话剧院(团)培养专业演员、导演、舞台美术人才及创作干部。为此,学院开设了一系列专业课和政治理论、外语、体育等通修课,并从1953年起多次邀请苏联专家比较系统地讲授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体系。1959年,重建了戏剧文学系,1962年,创办导演系,至此,系科设置发展为表演、导演、戏剧文学、舞台美术4个系的完整建制,招收了本科生和各种类型的进修生。导演系本科学制6年,其余各系均为4年。自1960年开始先后招收6期藏族班学员,培养了西藏第一代藏族话剧演员和舞台美术工作者。
上海戏剧学院把艺术创作实践作为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文化大革命"前的17年,演出了中外优秀剧作约 110个剧目。建国初期由市立剧校师生集体创作的话剧《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和《美帝暴行图》曾引起观众的强烈反应。1957年表演师资进修班在苏联专家指导下排练的《无事生非》、《决裂》和1962年藏族班毕业生用藏语演出的《文成公主》都曾到北京进行汇报演出。1963年由教师陈耘创作的《年青的一代》在全国各地广泛上演,受到文化部的奖励。
"文化大革命"期间,学院停止招生7年。1976年以后,学院恢复了表演、导演、戏剧文学、舞台美术4个系的建制,设立了话剧表演、话剧导演、戏剧文学、戏剧理论、舞台美术设计、舞台灯光、舞台化妆等7个专业。同时继续招收各种形式的专修班、进修班、少数民族班。1979年起,戏剧文学系、舞台美术系先后招收戏剧理论与历史以及舞台美术研究3个学科专业的研究生;1981年,学院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硕士授予单位。此外还第一次接受了美国和日本来我国进修的留学生。为了推动全院的学术研究,1978年重新出版中断多年的《院报》(改名《戏剧艺术》)。1982年成立了"戏剧研究所"。1983年,由陈恭敏任院长。
进入80年代后,学院将原有专业中的话剧导演改为戏剧导演,陆续举办了戏曲导演进修班和电视导演进修班。在舞台美术系本科增设了服装专业。戏剧文学系开展了培养戏剧、影视创作人才的函授教育。
截至1986年,上海戏剧学院为国家培养了戏剧专门人才约4500名。教师队伍中已形成学术骨干力量,学院有教授4人,副教授41人,研究员1人,副研究员3人。他们开设的戏剧美学等新课程在国内产生了较大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