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堵墙

    第四堵墙 : 在镜框式舞台上,通过人们的想象位于舞台台口的一道实际上并不存在的"墙"。它是由对舞台"三向度"空间实体联想而产生,并与箱式布景的"三面墙"相联系而言的。它的作用是试图将演员与观众隔开,使演员忘记观众的存在,而只在想象中承认"第四堵墙"的存在。
  第四堵墙的概念,是适应戏剧表现普通人的生活、真实地表现生活环境的要求产生的。文艺复兴时期,有人提出如果在舞台上表现室内环境、房间缺少第四堵墙就显得不真实的说法。18世纪启蒙运动代表人物D.狄德罗也涉及了第四堵墙的概念。他在《论戏剧艺术》中提到:假想在舞台的边缘有一道墙把你和池座的观众隔离开。19世纪下半叶,随着"三面墙"布景形式的日趋定型,位于台口的这道实际不存在的"墙"变成箱式布景房间第四堵墙的剖面,因而有了"第四堵墙"之称。最早使用"第四堵墙"这个术语的是法国戏剧家让·柔琏。1887年他提出,演员要表演得像在自己家里那样,不去理会观众的反应,任他鼓掌也好,反感也好。舞台前沿应是一道第四堵墙,它对观众是透明的,对演员来说是不透明的。
  ┵.左拉认为艺术是对生活的真实的复制, 这对第四堵墙概念的出现有着直接的关系。但它的发展和传播则与19世纪下半叶批判现实主义和现实主义的演出实践分不开。在19世纪民主主义美学思想影响下形成的戏剧理论认为艺术是现实生活的反映,要求戏剧在舞台上逼真地反映生活,并逐渐形成了要在舞台上创造现实生活幻觉的戏剧观念。第四堵墙正是这种戏剧观念在演出实践中的一种具体体现。H.易卜生、А.П.契诃夫、М.高尔基、萧伯纳等人的戏剧创作对促成舞台上第四堵墙概念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К.С.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在他的表演、导演理论中使用的"第四堵墙"所反映的正是这样的观剧观念。在演出实践中,为了帮助演员造成这样强烈的生活真实的幻觉,有时在布景中沿台口大幕线布置一些能唤起第四堵墙幻觉的道具,如背向放置桌椅、花瓶架之类,并利用这些道具支点,安排一些演员背朝观众的舞台调度等等。

为您推荐

《第二个春天》

《第二个春天》 : 中国话剧作品。作者刘川。1962年由上海人民艺术剧院、辽宁人民艺术剧院分别在上海、沈阳演出。剧本发表于《剧本》月刊1963年第1期。1963年4月,获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授予的优秀剧目创..

导演计划

导演计划 : 为了体现导演构思而设想的一定表现形式和工作程序。有广义和狭义之分:   广义的导演计划指的是"导演说明",或称"导演阐述",包括"剧本分析"、"导演构思"和狭义上的"导演计划"。它集中了导演分析..

导演构思

导演构思 : 导演对未来演出的总体设想和预见。它是一台演出将要表达的思想及演出形式的最初意念,是导演对剧本主题思想的解释和体现这一思想的舞台形象及演出形式的统一设想。导演构思是戏剧二度创造的中心..

邓南遮,G.

左拉,┵.

左拉,┵. :   法国作家。1840年4月12日生于巴黎。父亲是意大利人,母亲是希腊人。7岁丧父,19岁开始《懒⒛鄙?862年进阿舍特书局当打包工人。从此开始文学生涯。   从长篇小说《黛莱丝·拉甘》(1867)开..

朱生豪(1912~1944)

朱生豪(1912~1944) : 中国翻译家。浙江嘉兴人。1912年2月2日出生于一没落小商人家庭。幼失父母,生活贫苦而能力学。1929年入杭州之江大学,主修中国文学,选修英语。具有很高的文学素养、英语水平和翻译能力。19..

祝希娟(1938~  )

祝希娟(1938~  ) :   中国话剧、电影、电视演员。江西南昌人。1960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表演系。后在上海青年话剧团任演员。1983年调深圳电视台任副台长兼导演。1959年祝希娟在上海戏剧学院学习时,因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