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枸杞,又名枸,枸骨。
落叶灌木。《尔雅·释木》:“杞,枸。
”郝懿行《义疏》:“春生苗叶如石榴,叶而软薄堪食,俗呼为甜菜,其茎干高三、五尺作丛。六月生小红紫花,随便结红实,形微长,如枣核,其根名地骨。
”陆玑《草木疏》:“一名苦杞,春生,作羹茹微苦。其茎似莓。
其子秋熟,正赤。茎、叶及子服之,轻身益气。”《本草纲目》李时珍〔集解〕:“古者栒杞、地骨取常山者为上,其他丘陵阪岸者皆可用。后世唯取陕西者良,而又以甘州者为绝品。今陕之兰州、灵州、九原以西枸杞,并是大树,其叶厚根粗。河西及甘州者,其子圆如樱桃,暴干紧小少核,干亦红润甘美,味如葡蔔,可作果食,异于他处者。
”《小雅·南山有台》三章:“南山有杞,北山有李。”陆德明《经典释文》:“《草木疏》:‘其树如樗(chū),一名狗骨。”《小雅·湛露》三章:“湛湛露斯,在彼杞棘。”毛《传》:“湛湛,露茂盛貌。”棘,jì,酸枣树。胡承珙《后笺》:“凡木丛生,被露独厚。杞、棘,并有苞称,故以并言。”《小雅·四月》八章:“山有蕨薇,隰有杞桋。”毛《传》:“杞,枸也;桋,赤梀(shè)也。
”隰,xí,低湿之地。《尔雅·释木》:“桋,赤梀。”郭璞注:“好丛生山中。”②杞柳,榉柳。《郑风·将仲子》一章:“将仲子,无逾我里,无折我树杞。”毛《传》:“将,请也。仲子,祭仲也。逾,越;里,居也,二十五家为里。”陆玑《草木疏》:“杞,柳属也,生水旁,树如柳,叶粗而白色,理微赤。”《本草纲目》李时珍〔释名〕:“榉柳,其树高举,其木如柳,故名。山人讹为鬼柳。
郭璞注《尔雅》作柜柳,云:似柳。
皮可煮饮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