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善事父母为孝。
《小雅·六月》六章:“侯谁在矣,张仲孝友。”毛《传》:“侯,维也。张仲,贤臣也。善父母为孝,善兄弟为友。
使文武之臣征伐,使孝友之臣处内。”②善事父母的人。
《大雅·卷阿》五章:“有冯有翼,有孝有德,以引以翼。”朱熹《集传》:“冯,谓可为依者;翼,谓可为辅者;孝,谓事亲者;德,谓得于己者;引,导其前也;翼,相其左右也。”③祭献。《小雅·天保》四章:“吉蠲为饎,是用孝享。”毛《传》:“吉,善;蠲,洁也。饎,酒食也。
享,献也。”郑《笺》:“谓将祭祀也。”王先谦《集疏》:“祭先人,故曰孝享。”《小雅·楚茨》四章:“苾芬孝祀,神嗜饮食。”郑《笺》:“苾苾芬芬,有馨香矣。女之以孝敬享祀也,神乃歆嗜女之饮食。
”《周颂·载见》一章:“率见昭考,以孝以享。”毛《传》:“昭考,武王。享,献也。”孝、享,均有祭献之义。④美德。《大雅·文王有声》三章:“匪棘其欲,遹追来王。”郑《笺》:“棘,急;来,勤也。此非以急成从己之欲,欲广都邑,乃述追王季勤孝之行,进其业也。
”朱熹《集传》:“言文王营丰邑之城,因旧沟为限而筑之,其作邑居,亦称其城而不侈大,皆非急成己之所欲也,特追先人之志,而来致其孝也。”王引之《经义述闻》:“来,往也。孝者,美德之通称,非为孝弟之孝也。前世之美德,故为往孝。
”⑤效法,继承。《大雅·下武》三章:“永言孝思,孝思维则。”朱熹《集传》:“则,法也。言武王所以能成王者之信,而为四方之法者,以其长言孝思而不忘,是以其孝可为法耳。”《中庸》:“夫孝者,善继人之志,善述人之事者也。”《鲁颂·泮水》四章:“靡有不孝,自求伊祜。”郑《笺》:“祜,福也。国人无不效法之者。”王引之《经义述闻》:“孝,本作‘’。《说文》:‘,效也。从子爻声。’靡有不孝,谓僖公无事不孝法其祖,非谓国人效僖公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