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偶型谚语

对偶型谚语:

修辞谚的一类。

指上下两句字数相等、平仄相对的谚语。这类谚语表示各句之间相关或相反的意义,起到互相补充、互相映衬的作用,富于匀称美和节奏感,可以大大提高语言的说服力和感染力。但因其是民间创作,有些语句对仗并不十分工整。

如“天无常圆之月,人无不散之席”。

这类谚语可分三种格式。正对格式各语句之间相关或相类,共同说明一个道理。如“浪再大挡不住鱼穿水,山再高遮不住太阳红”。反对格式在内容上矛盾对立,形式上对称对偶。

如“金钱如粪土,人品值千金”。

串对格式各分句间的意义关系是多种多样的,或为条件、或为假设、或为判断、承接等。

如“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即是因果关系。

为您推荐

地理谚语

地理谚语:风土谚语的一类。指反映各地地理环境特点的谚语。如“赣州九十九条河,中有一条通博罗”描述了江西赣州水网地区的地理环境。“潮生潮落,葫芦自若”是指浙江海盐县海面中的小山,形如葫芦在潮汐中隐现,具体形象地道..

农业谚语

农业谚语:生产谚语的一类。指与农业耕作直接有关的谚语。数量庞大,历史悠久。从春种秋收到某些间接生产环节都有反映。如“黑土掺黄土,增产一石五”,总结了改良土壤的经验。又如“庄稼百样巧,肥是无价宝”,强调了施肥的意义..

生产谚语

生产谚语:谚语的一类。指劳动人民在长期的生产活动中总结生产经验和规律的谚语。农林牧副渔,都有自己的谚语,而农谚的数量最多。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劳动人民也很早就创造了反映农业生产经验的谚语。这类谚语早在汉代..

政治谚语

哲学谚语

哲学谚语:事理谚的一类。指对事理进行高度哲学概括的谚语。它往往从世界观、方法论的高度,说是非、讲道理。着重于阐明认识事物客观规律的哲学原理,多用陈述的语气。如“没有高山,不显平地”,说明事物之间的差异,只有通过比..

渔业谚语

渔业谚语:生产谚语的一类。指有关鱼类汛期、生活习性、捕劳方法等方面的谚语。这类谚语主要流行于沿海及江南水网地区。其历史比较久远,早在晋代就有了“网鱼得,不如啗茹”的记载。其内容涉及渔业生产的各个方面。如关于..

对偶(语言)

对偶(语言):也叫“俪辞”。修辞方式之一。把字数相等、结构相同、意义相关的两个语言片断对称地排列在一起。能使语言形式整齐美观,读起来节奏铿锵。从形式上可分为:(1)严式对偶。上下两句字数相等,结构相同,词性、平仄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