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卒】:1900-1979
【介绍】:
英国插图画家、作家。
生于越南海防,其父奥古斯特·阿迪宗是法籍意大利人,在远东度过了他的工作生涯。1905年,爱德华兄弟姐妹三人由母亲带回英国。母亲是英国人,业余水彩画家,有讲故事的天赋。一家人过着流浪的生活。他们在伊普斯威奇生活了一段时间。在那儿,爱德华“探测”了码头,开始对船舶产生兴趣。
他被送到多塞特的一所公学读书。他很恨那所学校。
随后跟家人一起搬到了伦敦,住在梅达韦尔区埃尔金大街。
童年时代,受维多利亚中后期出版的那版有插图的《天路历程》的鼓舞,他立志要成为一名艺术家。辍学后,他在伦敦找了份办事员的差事谋生。办公时,他却偷偷摸摸地涂涂画画。
晚上,他常到威斯敏斯特美术学校学习写生。他对自己生活着的伦敦特别感兴趣,画下了梅达韦尔区那种浮华、庸俗的酒巴的常客和丰满的街头女郎。1927年,他辞了公职,专心致志于艺术。
为了让人知道自己的才能,他把这些插图拿给不同的出版商看。
彼得·卢埃林·戴维斯对这些插图颇感兴趣。
1936年,他的两个孩子菲利普和克里斯蒂安娜,一个五岁、一个六岁了。他把自己给他们讲过的其中一个故事创作成一本有插图的书,题为《小蒂姆和勇敢的船长》。同年,这本书由当时负责牛津大学出版社纽约分社的杰弗里·坎伯利奇在纽约出版发行。
初版时,故事写得不很惊人(后来,在1955年版中,阿迪宗对故事进行了改写,并重新作了插图)。作为一个插图画家,阿迪宗还没有发展自己与众不同的风格。故事和主题都很简单,以致几乎到了天真的程度。此书引人之处主要是书页大,且用当时颇新的“胶印平版印刷术”印制的水彩画也很好。
这本书没有带来多少盈利,但坎伯利奇接受了第二本书,题为《露西·布朗和格拉姆斯先生》(1937)。这近乎于一场灾难。原译本以一个儿童游乐场为背景,讲述了格拉姆斯先生(“又老、又丑、又悲伤”)如何想跟小女孩和小男孩们打招呼,但当他们跑开时,却心烦意乱。他看见了露西·布朗(“她看上去是那样的漂亮,以致于他不得不上去跟她谈谈”),于是给她买了块冰淇淋。最后他收养了她,并把自己所有的钱都留给了她。显然,阿迪宗没有意识到鼓励小女孩在公共场所跟陌生人交谈的危险。
此外,在他的原画里,格拉姆斯先生主动地向露西送秋波。因而此书不能为美国图书馆管理员所接受。
后来,此书也作了修改,并重新制作了插图。在新译本里作了这样的解释:格拉姆斯是露西家的一位老朋友,她已认识他《蒂姆和露西出海了》(1938)把前两本里的人物聚到了一起:格拉姆斯先生买了一艘快艇载着他俩出了海。
1939年至1945年,阿迪宗作为一名官方战时艺术家到了法国、北非和意大利,他的视野和技巧也由此拓宽了。“这是一场使人发狂的战争,”他写道,“只有死人和垂危者静静地呆在那里供你作画。
”1945年后,阿迪宗开始忙于给别的作家制作插图。其作品一本1946年版的《孔雀攀》,一本《天路历程》的译本(1947)以及狄更斯和特罗洛普的版本、埃莉诺·法杰恩的《小书房》(1955)、埃莉诺·格雷厄姆转述的《彼得与温迪》(1962)、新版的格雷厄姆·格林的儿童故事集,以及詹姆斯·里夫斯写的几本书。
他继续创作蒂姆系列丛书。
《离群的蒂姆》(Tim All Alone)(1956)赢得了第一枚“凯特·格林纳韦奖章”。
丛书的最后一本叫《蒂姆最后的航程》(1972)。阿迪宗还以别的儿童主人公写出了类似的作品并作了插图,譬如《尼古拉斯与快速转动的内燃机》(1947)和《保尔,烈火中的英雄》(1948)。此外,他还给表妹克里斯蒂安娜·布兰德创作的一套“马蒂尔达护士”的丛书作了插图。
阿迪宗是1945年至1970年间最着名的英国儿童读物的插图画家。
在美国,他享有跟国内同样高的声誉。
他那独特的风格,即大量使用交叉影线,看起来很随便,但却是经过多年的努力探索出来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才得以完全发展。
这一风格尤其适合于爱德华时代城市生活的令人怀旧的景色:大雾密裹的街道和温暖舒适的起居室。(阿迪宗还采用内有讲话人对白的“气球”状画圈)“蒂姆”系列丛书里的故事对成年读者来说几乎简单到了可笑,而且在他所有的书中,作为一个作家的阿迪宗天真到了荒谬的地步。
但儿童对他那种把实际的东西跟怪异的东西混合在一起的创作手法还是很着迷的。例如在《蒂姆去救援》(1949)里,那个叫金格的男孩使用了一瓶生发剂,其结果令人惊恐。
阿迪宗的作品,用最恰当的词语来表达,就是“像孩子一样的”。
加布里埃尔·怀特在他的一篇阿迪宗作品研究的文章中写道:“自伦道夫·考尔德科特以来,也许没有一位艺术家这样容易地掌握那些一幅成功的儿童插图里必不可少的特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