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天作

天作:[原文]
天作高山,
大王荒之。
彼作矣,
文王康之。
彼徂矣,
岐有夷之行。
子孙保之。
(荒、康、行,阳部。)
[译文]
上天创造这高山,太王垦辟它成家园。他们兴盛了,文王使他们安乐。人们前往了,岐山有了平坦大道。子子孙孙永保这功业。
[评介]
《天作》一章,七句。关于此诗主旨,《诗序》说是“祀先王先公”,三家诗亦无异说。朱熹《诗集传》谓“祭太王之诗”。然诗意重在岐山,故后人多不从此二说。季本《诗说解颐》、邹肇敏《诗传闻》、何楷《诗经世本古义》、姚际恒《诗经通论》及方玉润《诗经原始》等皆以为祭岐山之乐歌,可从。
在周的发展历史上,太王由豳迁岐山是一重要里程碑,周人从此走上了强盛之路,并开始建国立业。岐山是周人的发祥地(周,本是地名,即岐山所在地,后因以地名为其国名,且“岐周”每并称),是周兴旺发达的象征,周人以之为自豪,因而对岐山之神是要顶礼膜拜的。《周易·随》“王用享于西山”(西山即岐山),《周易·升》“王用享于岐山,吉,无咎”,都是对祭祀岐山的记载。李镜池《周易通义·前言》中说:“《周易》所记的筮辞,许多是当时社会生活的实录,这对于研究西周社会,是一份十分有价值的史料。”故《周易》所言周王祭岐山正可与此诗相联系而印证。此外,《荀子·王制》言:“天之所覆,地之所载,莫不尽其美,致其用,上以饰贤良,下以养百姓而安乐之,夫是之谓大神。《诗》曰‘天作高山,太王荒之。彼作矣,文王康之’,此之谓也。”“大神”指天地山川自然之神。荀子此段话恰恰说出了祭岐山的因由。从上述可见,诗应是西周初或稍前所作,当然其后是可以沿用作为祭岐山之乐歌的。
周王祭岐山之神的目的主要还是宣扬天命兴周。“天作高山”的“天作”已透露出这样的意思。诗中也念念不忘告诫子孙常记创业之艰难,保住这来之不易的功业。在铜器铭文中多有“子孙保之”一类话。周人强烈的政治意识和励精图治的精神也体现在诗中。
诗以岐山为由,简单勾勒了周人在岐山以太王、文王为代表建国立业并发展的历史,可谓言简意明。“岐有夷之行”可认为是双关之语,表面指岐山有平坦大道,暗含岐周有治国大道,有坦途可奔前程之意,也是很巧妙而有韵味的。
此外,近人杨树达《诗·周颂·天作篇解》曰:“天作高山,太王垦辟其荒秽。彼其为始,文王赓续为之。是以虽彼险阻之岐山,亦有平易之道路也。夫先人创业之艰难如此,子孙其善保之哉!”其释“康”为“赓”,释“徂”为“阻”,亦可备为一说。

为您推荐

[诗经]民劳

民劳:〔原文〕 民亦劳止, 汔可小康。(鲁汔作迄。) 惠此中国, 以绥四方。 无纵诡随, 以谨无良。 式遏寇虐, 憯不畏明。(鲁憯亦作惨。) 柔远能迩, 以定我王。 (康、方、良、明、王,阳部。) 民亦劳止, 汔可小休。 惠此中..

[诗经]载芟

载芟:〔原文〕 载芟,载柞。 其耕泽泽。(鲁泽作郝。) 千耦其耘。 徂隰,徂畛。 侯主,侯伯; 侯亚,侯旅; 侯彊,侯以。 有嗿其馌。 思媚其妇; 有依其士。 有略其耜,(鲁略作..

[诗经]下武

下武:[原文] 下武维周, 世有哲王。 三后在天, 王配于京。 (王、京,阳部。) 王配于京, 世德作求, 永言配命, 成王之孚。 (求、孚,幽部。) 成王之孚, 下土之式。 永言孝思, 孝思维则。(鲁维作惟。) (式、则,之部。) 媚兹..

[诗经]吴天有成命

[诗经]桑柔

桑柔:〔原文〕 菀彼桑柔, 其下侯旬,(鲁旬作洵。) 捋采其刘, 瘼此下民。 不殄心忧, 仓兄填兮。 倬彼昊天, 宁不我矜? (柔、刘、忧,幽部。旬、民、填、天、矜,真部。) 四牡骙骙,..

[诗经]桓

桓:〔原文〕 绥万邦。 娄丰年。 天命匪解。 桓桓武王。 保有厥士, 于以四方; 克定厥家。 於,昭于天! 皇以闲之! (邦、王、方,阳部。馀无韵。) 〔译文〕 安抚天下万国,连连总是丰年,天命佑周不懈怠。英武威勇的武王,拥..

[诗经]我将

我将:[原文] 我将我享, 维羊维牛。 维天其右之。 仪式刑文王之典,(齐、韩 日靖四方。典作德。) 伊嘏文王, 既右飨之。 我其夙夜, 畏天之威, 于时保之。 (牛、右,之部。方、王、飨,阳部。) [译文] 我们捧着献上祭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