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 : 一般指产生在群众生活的休息、娱乐、集庆等场合中,流传最广泛、普遍,形式较规整,表现手法较多样,具有曲折、细腻特点的民间歌曲。又叫民间小调、小曲,民歌的一个重要门类。相对于号子、山歌,小调形成时代稍后,艺术上也更成熟一些。小调的发展主要依靠两个条件:一是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的发展,特别是各地文化的交流与职业、半职业民间艺人队伍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二是姐妹艺术主要是戏曲、说唱音乐的影响。总起来说,戏曲、说唱音乐是在民歌(主要是小调)的音乐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但当它形成了自己的特点之后,又反过来给民歌以积极的影响,这一影响在小调上表现得尤为明显。小调是民歌中最易流传的体裁:它没有演唱场合的限制,形式的规范化使它在流传中保持相对的稳定,流传的社会阶层也比较复杂。从流传的地域看,小调的分布很广。有的歌调,如《孟姜女》、《茉莉花》、《剪靛花》等。几乎遍布全国,少数民族地区也常寻见踪迹。从流传的时间看,它也很久远。目前所流传的小调中有许多源于明代的俗曲,如《银纽丝》、《叠断桥》、《打枣杆》、《剪靛花》等。山歌、号子虽也有悠久的历史,但由于它们在流传中的变异性甚大,所以具体曲调很难长期存留。小调由于经过群众更多的艺术锤炼,所以它在表现手法上是曲折的,表现特点上是细腻的,形式是规整化的,内容多采用叙述方法,曲调也十分丰富,衬词语汇与衬腔旋律也更多的使用。根据用途可分为吟唱调、谣曲、时调、舞歌四大类。常见的曲调有揽工调、小白菜调、绣荷包、对花,孟姜女调、剪靛花调、鲜花调、银纽丝调、马头调、无锡景调、妈妈娘糊涂调、摘棉花调、五更调、杨柳青调等。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