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调

    小调 : 具有稳定格套和曲调的民歌。广泛流行于中国城乡里巷。以歌唱民间日常生活为主要内容,少数小调以民间传说为题材,小调歌词及曲调都富于生活情趣和地方色彩。
  凡属特定地区范围内的小调,大都有当地特定名称。例如,陕西有打黄羊调、揽工调、骑白马调;甘肃有跑马调、刮地风、摘棉花;山西有打酸枣、黑狸猫调;河北有小白菜、叫五更;山东有大实话;东北三省有月牙儿、五更调、丢戒指;江苏有牧牛调、无锡景;安徽有划龙船调、双条鼓调(凤阳花鼓);湖北有纺棉花、十想调;湖南有哼歌子调、阳雀子调;贵州有花灯调;云南有龙猜调、赶马调等。
  地方小调在流传过程中和民间歌舞、民间说唱、民间小戏有着紧密联系,有的说唱用其为曲牌,如湖广调被苏北扬琴用为曲牌;有的进而形成小戏曲调,如采茶调、黄梅调、花灯调、眉户调等。小调所具有的大体固定的曲调格式,常被套用填写新词。如绣荷包、小放牛、苏武牧羊调、十杯酒等。
  中国小调,早在唐代就有"叹五更"、"十二时"等流行,明、清两代更盛行于城乡。明代成化年间,四季、五更、十二月体例的小调曾辑录刊行,清代中叶,五更、十二月格套的《绣荷包》、《鼓儿天》以及《送情郎》、《恨媒人》等小调在当时民歌中占有相当重要的位置。随着社会的发展,20世纪30年代以来,小调也有了新的变化。老革命根据地、老解放区军民多采用旧调唱新词的方式反映人民革命斗争生活,如《十唱红军》、《十绣金匾》、《送郎参军》、《翻身五更》等。又如著名的《东方红》这首新民歌,就是用陕北小调"骑白马调"创作而成的。

为您推荐

萧红(1911~1942)

萧红(1911~1942) :   现代小说家。原名张乃莹,曾用笔名悄吟、田娣。黑龙江呼兰河县人。1911年6月2日出生于地主家庭,中学时代喜爱绘画和文学,因反抗包办婚姻离家出走。1932年在哈尔滨与萧军相识,并开始为报刊写..

《笑林》

《笑林》 : 中国古代第一部笑话集。三国时魏人邯郸淳编撰。邯郸淳,河南颍川人。"博学有才章",颇受曹操父子器重。此书在《隋书》、新旧《唐书》中都称三卷,到宋代佚亡。但其中的一些笑话散存于《艺文类聚》、..

香奁体

香奁体 : 唐代韩偓《香奁集》所代表的一种诗风。一名"艳体"。这类作品多写男女之情和妇女的服饰容态,风格绮丽纤巧。宋代严羽《沧浪诗话·诗体》说:"香奁体,韩偓之诗,皆裾裙脂粉之语,有《香奁集》。"又据韩偓《香..

《现代十六家小品》

萧子云(487~549)

萧子云(487~549) : 南朝梁代诗人、书法家。字景乔。南兰陵(今江苏常州)人。南齐豫章王萧嶷之子,萧子显之弟。入梁,仕为太子舍人、丹阳丞,和湘东王萧绎交好。历任散骑常侍、侍中、国子祭酒。侯景之乱,他逃奔晋陵,饿..

萧观音(1040~1075)

萧观音(1040~1075) : 辽代女作家。辽道宗耶律洪基懿德皇后,死后追谥宣懿。她爱好音乐,善琵琶,工诗,能自制歌词。曾作《伏虎林应制》诗、《君臣同志华夷同风应制》诗等,被道宗誉为女中才子。后来,由于谏猎秋山被疏,..

《笑府》

《笑府》 : 明代民间笑话集。冯梦龙编辑。原书分上下两卷,共收笑话作品100则。除此书外,编者冯梦龙还纂集了在内容与体例上均与此书近似的民间笑话集《广笑府》13卷。   《笑府》在编辑体例上按照作品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