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声

    相声 : 曲艺的形式之一,起源于民间的说笑话。据研究,唐代俗讲中的“说诨经”、“参军戏”,宋代说话中的“说诨话”,明清的“隔壁戏”等都含有相声的因素,并有人认为:宋元的“象生”、明清的“象声”等术语沿袭到今天成为“相声”。据史料记载,相声中的“对口相声”形式是清末艺人朱少文(艺名“穷不怕”)首先创造出来的。相声以“说、学、逗、唱”四种形式制造笑料,反映生活。笑料,术语叫做“包袱”,有“铺、垫、支、抖”四个步骤,并多采用“三翻四抖”的形式。一段相声,结构大体分为垫话、瓢把、正活、收底四个部分,笑料交代完毕,一段相声也就结束。表演时有单口、对口、群活等多种形式。一般不用道具,表演方便,又有强烈的引人发笑的效果,所以极受群众欢迎。在相声艺术史上,有李德锡(艺名“万人迷”)、焦德海、高德明、戴少甫、绪德贵、张寿臣、常宝堃、侯宝林、马季、姜昆等名演员。此外,广义的相声还包括形式相似而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方言相声”,如天津的天津相声,上海的独脚戏(又叫滑稽),四川的相书、谐剧等;日本类似的形式叫“漫才”。

为您推荐

科学相声

科学相声:科学文艺的一种。指以科学技术及有关科学的宣传教育为内容的相声作品。它运用我国传统相声这一艺术形式,把科学技术寓于幽默诙谐之中,使少年儿童在欢笑声中愉快地获取科学知识。用相声的术语来说,科学相声,是把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