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 俄国作家。1828年9月9日出生于图拉省克拉皮文县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托尔斯泰自幼受的是典型的贵族家庭教育。1844年考入喀山大学东方系,攻读土耳其语、阿拉伯语,准备当外交官。次年转到法律系。他不专心学业,迷恋社交生活,对道德哲学发生浓厚的兴趣。1847年退学回到亚斯纳亚·波利亚纳。他试图改善农民的生活,后因得不到农民的信任而中止。1851年,随长兄赴高加索,志愿参加袭击山民的战役,被晋升为中尉。克里米亚战争爆发后,自愿调赴塞瓦斯托波尔,在第4号棱堡任炮兵连长,参加了这个城市的保卫战。这次战役激发了他对普通人民的同情和对农奴制的批判。托尔斯泰早在高加索时就开始创作。在《现代人》上陆续发表《童年》、《少年》和《塞瓦斯托波尔故事》等小说。1855年11月他从塞瓦斯托波尔来到彼得堡,受到屠格涅夫和涅克拉索夫的欢迎,并结识了冈察洛夫、费特、奥斯特罗夫斯基、德鲁日宁、安宁科夫、鲍特金等作家和批评家。1856年以中尉衔退役。次年年初到法国、瑞士、意大利和德国游历。这次出国扩大了他的文学艺术视野,增强了他对俄国社会落后的认识。50至60年代俄国社会围绕农奴制的改革展开了激烈争论。这时托尔斯泰思想极其矛盾。他认清了沙皇改革的虚伪性,但又反对以革命的方法消灭农奴制。他幻想寻找一条新路。1859至1862年间几乎中辍创作,先后在亚斯纳亚和附近的农村创办20多所学校。后又创办《亚斯纳亚·波利亚纳》教育杂志。这期间他曾到德、法、意、英和比利时考察学校教育。1862年9月,他同御医安·叶·别尔斯的女儿索菲亚·安德列夫娜结婚。新婚之后,革命形势逐渐转入低潮。他逐渐克服了思想上的危机。他脱离社交,安居庄园,过着和睦幸福的生活。1863至1869年期间写成了巨著《战争与和平》。
从70年代初期起,乡村俄国一切“旧基础”的破坏加剧,“到民间去”等社会活动的兴起,使他开始了新的思想危机和新的探索时期。他惶惶不安,怀疑生存的目的和意义,深感贵族寄生生活的可怕。他研读各种哲学和宗教书籍,企图寻找新的人生道路。这在《安娜·卡列尼娜》中得到鲜明的反映。70年代末至80年代初,托尔斯泰的世界观终于发生了转变,转到宗法制农民的立场上。他对富有阶级及其赖以存在的土地私有制,对国家和教会进行猛烈的抨击,同时他也更加反对暴力革命,极力宣扬基督教的博爱和自我修养,要从宗教、伦理中寻求解决社会矛盾的道路。这就形成了极其尖税的矛盾。世界观转变后,托尔斯泰创作《哈泽一穆拉特》、《复活》等作品。晚年,托尔斯泰虽然不理解1905年的革命,但同情革命者,也对革命的到来表示欢迎。而在革命失败后,他又反对沙皇政府残酷杀害革命者,写出《我不能沉默》一文。他生前的最后几年,对自己的地主庄园生活方式不符合他的信念而深感不安,曾一再想离家出走。最后,他终于于1910年11月10日从亚斯纳亚·波利亚纳秘密出走。途中因患肺炎,于11月20日在阿斯塔波沃车站逝世。遵照他的遗言,遗体安葬在亚斯纳亚·波里亚纳的森林中。

为您推荐

纳德松

纳德松 : 俄国诗人。生于彼得堡一个官吏家庭。1882年毕业于巴甫洛夫军事学校。曾任军官,1884年因病退役。1878年开始发表诗作,写有大量抒情诗。初期的诗作《黎明》、《前进》等,呼吁人民争取光明。..

费特

费特 : 俄国诗人。彼得堡科学院通讯院士。出身地主家庭。费特系母姓,父姓宪欣。莫斯科大学毕业后在军队任职。第一部诗集《抒情诗集》于1840年出版,不过他的才华在1850年出版的第二部诗集中方得到..

勃留索夫

勃留索夫 : 苏联俄罗斯诗人、作家。出身于富商家庭。1899年毕业于莫斯科大学文史系历史专业。早期深受法国象征派影响,是俄国象征派的奠基人。诗文集《俄国象征派》表现了神秘主义倾向。1905年革命..

卡特科夫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

萨尔蒂科夫—谢德林 : 俄国作家。原姓萨尔蒂科夫,笔名谢德林,后署名萨尔蒂科夫—谢德林。生于地主家庭。10岁入莫斯科贵族学校。两年后被保送入皇村学校。当时别林斯基、赫尔岑的革命民主主义思想..

纳杰日金

纳杰日金 : 俄国评论家、美学家。1824年毕业于莫斯科神学院。1834至1835年任莫斯科大学教授。1831年创办《望远镜》杂志及其副刊《街谈巷议》。1836年因刊载抨击农奴制的第一封《哲学书简》被流放,..

柯罗连柯

柯罗连柯 : 俄国作家、评论家。彼得堡科学院名誉院士、俄罗斯科学院名誉院士。生于法官家庭。1871年入彼得堡工艺专科学校,不久因经济困难辍学,开始做校对工作。1874年进莫斯科彼科堡林学院,开始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