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主义文艺 : 出现在30年代初的一种反动文学主张和运动。1930年在无产阶级革命文学日益发展壮大的形势下,国民党上海市党部组织了一批政客和文人王平陵、朱应鹏、范争波、黄震遐等,提倡“民族主义文艺运动”,与革命文学相抗衡。他们先后发行《前锋周报》、《前锋月刊》等刊物,并在1930年6月发表代表他们基本主张的《民族主义文艺运动宣言》。他们在宣言中攻击进步文艺界,鼓吹文艺的最高意义就是民族主义。这实质上是用超阶级的“民族意识”来反对马克思主义的阶级论,企图借民族主义来抹杀阶级社会中尖锐的阶级对立。他们强调的民族利益,实际上是要为国民党反动政权效力。黄震遐的诗剧《黄人之血》和小说《陇海线上》就是他们反动主张的具体表现。“民族主义文学”提出后,立即受到鲁迅、瞿秋白、茅盾等革命作家的批判与揭露,“左联”在执委会的决议中也深刻揭露了“民族主义文艺”的反动本质。
1931年冬至1933年出现了文艺大众化讨论的第二次高潮,参加这次讨论的主要有瞿秋白、茅盾、鲁迅、周扬、田汉等。他们就文学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作家如何向大众学习、关于艺术价值的问题等,展开了深入、充分的讨论,这是大众化问题的历次讨论中规模最大、历时最久、涉及问题最多、探讨最为充分的一次,在文学史上产生了较为深远的影响。1934年春形成的大众语运动,可看作是文艺大众化讨论的第三次高潮,主要对大众语和文字拉丁化进行了探讨,反击了当时出现的复古主义逆流。这次讨论深化了文艺大众化问题,并为后来的文学改革运动开辟了道路。左翼作家发起组织的这场文艺大众化运动具有重要意义。通过讨论,在一定程度上克服了轻视群众文艺、群众语言的错误倾向,引起了整个社会对文艺大众化的普遍重视,在理论和实践上密切了文艺与人民大众的关系。但讨论也存在一些局限,主要是对大众化的实际问题缺乏具体的方针和措施。又由于当时历史条件的限制,作家没能真正深入到大众之中去。文艺大众化,在1942年延安文艺座谈会以后才逐步得到真正普遍的实现。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