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 : 明代杰出的戏曲家、文学家。字义仍,号海若,又号若士,别署清远道人。江西临川人。所居曰玉茗堂。出身于书香人家,聪明好学,12岁时诗作已超群出众,诗文词曲都精通。26岁始刊印第一部诗集《红泉逸草》,后又刊印诗集《雍草》(未传)和《问棘邮草》。隆庆四年(1570)中举,万历十一年(1583)考中进士,始入官场。在南京先后任太常寺博士、詹事府主簿和礼部祠祭司主事。他秉性鲠直、意气慷慨、蔑视权贵。从青少年时代起就读“非圣之书”,不受儒家教条的束缚,有志于“变化天下”。早年因拒绝宰相张居正的招揽,而应试落选;中进士后,又拒绝大臣张四维、申时行的拉拢。在南京做官期间,正遇连年灾荒,而朝廷派去“督理荒政”的大官却“贪赃宴乐、扰害饥民”,于是在万历十九年(1591),他写了著名的《论辅臣科臣疏》,上奏皇上,批评朝政,抨击宰相张居正,弹劾大学士申时行,希望朝廷整肃吏治,“以新时政”。结果遭贬职,被远调到广东雷州半岛上的徐闻县做典史。万历二十年(1592)改任浙江遂昌知县,但他秉性不移,仍不附权贵。在任县令期间,竭力关心民间疾苦,施行善政,抑制豪强,因而遭到大地主顽固派的反对,终于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回临川老家,从此不再出仕。汤显祖少年时代曾从“泰州学派”罗汝芳读书;出仕后,又倾心佩服当时杰出的思想家李贽,还推崇反理学的僧人达观,称他们是“一雄”、“一杰”;同时和东林党人来往也较密切。所以他在政治思想上反对程、朱理学,对封建政治腐败强烈不满,怀疑封建礼教,追求个性解放,这在他的作品中都有充分的表现。晚年受佛道思想影响,显得比较消沉,这在《南柯记》、《邯郸记》等作品中都有流露。汤显祖在文学创作上拥护“公安派”袁氏兄弟的观点,反对拟古,主张性灵。认为文章之妙,在于“自然灵气”。当时文坛为拟古思潮所左右,“前七子”“后七子”崇古、拟古之风盛行。他青年时期就批评“前七子”的李梦阳,“后七子”的李攀龙、王世贞,认为“汉宋文章,各极其趣”,反对模拟前代作品用字、造句、步趋形似。早年诗作受六朝诗风影响,后为对抗“诗必盛唐”,又曾追求宋诗艰涩。古文长于议论;书札富有感情,为后人所称道。但他的主要创作成就是戏曲。作品有《紫箫记》、 《紫钗记》、《还魂记》(即《牡丹亭》)、《南柯记》、《邯郸记》5种,实为4种(《紫箫记》后改为《紫钗记》),合称“临川四梦”,又称“玉茗堂四梦”。其中《还魂记》(《牡丹亭》)是明代传奇中稀有的长篇杰作。诗文集有《红泉逸草》、《问棘邮草》、《玉茗堂集》等。参见“《牡丹亭》”。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