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 唐代诗人。字子美,祖籍襄阳(今属湖北)。曾祖时,迁居巩县(今属河南)。唐初著名诗人杜审言之孙。自幼好学,7岁开始吟诗。青年时代南游吴越、北游齐赵,过着“裘马颇清狂”(《壮游》)的生活。天宝三载(744),与李白、高适等人相识,并结下深厚友谊。天宝六载,到长安应试,因李林甫作梗,应举的人全部落第,遂在长安潦倒10年左右。天宝十四载,出任右卫率府胄曹参军。同年,安史之乱爆发,当时他正在奉先探亲。次年,肃宗在灵武即位,他移家鄜州,只身奔灵武,不料途中为叛军所俘。至德二年(757),脱身逃至凤翔,谒见肃宗,官左拾遗。因上书救房琯,被贬为华州司功参军。不久,关中大旱,为饥饿所迫,弃官入蜀,筑草堂于成都,安家定居。后入西川节度使严武幕,被荐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武卒,乃携家至夔州,代宗大历三年(768),乘舟出三峡,经今湖北入湖南,贫病交加,死于湘江舟中。
杜甫的思想中占主导地位的是儒家思想。他一生抱着忠君爱国,积极用世的心情,时刻忧国忧民。对于藩镇割据,宦官专权,统治阶级横征暴敛,回纥、土蕃等族统治者的掠夺侵扰,都力加反对,客观上表达了人民的愿望。他生活在唐王朝由盛到衰的动乱时代,加之仕途坎坷,流离漂泊,历经祸乱,因而能够体念和同情广大人民的疾苦。其诗在抒写个人情怀时,往往能紧密结合时事,思想深厚,意境广阔,有强烈的现实意义,深刻地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生活和历史面貌,后世誉之为“诗史”。作品主要作于三个时期。安史之乱前十年,诗人困居长安,亲眼看到了人民的苦难,体会到了唐王朝的腐败和潜伏着的危机,从而写出了揭露统治阶级穷兵黩武、专横骄奢、人民倍受其苦的《兵车行》、《丽人行》等不朽的诗篇,特别是现实主义的杰作《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描绘了安史之乱前夕的社会面貌,其中“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一联,精练地概括了社会问题的症结所在,揭示了当时极其尖锐的阶级矛盾,被传为名句。安史之乱发生后,战火四起,人民的苦难深重,诗人也历尽艰难,于是写出了很多优秀诗篇,达到了现实主义的高峰。如《悲陈陶》、《春望》、《羌村》、《北征》和“三吏”、“三别”等一系列光彩照人、具有深厚人民性的作品。其中“三吏”、“三别”,既描绘了战乱给人民带来的灾难,揭露了统治者的横暴和兵役之苦,又旗帜鲜明地肯定了平叛战争,甚至对应征者加以劝慰和鼓励,尤为著名。晚年“漂泊西南”,诗作多达1000余首。除继续直接反映社会重大问题外,写了较多写景咏物或怀古忆旧的作品,其主要倾向依然是抒发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如《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又呈吴郎》、《秋兴八首》等。其诗今存1400余首,题材广泛,内容深刻,思想和艺术上都取得了极高的成就。他精于各种诗体,多种诗歌形式在他的手中都得到了新的发展。其乐府诗不沿用旧题,而是“即事名篇,无复依傍”(元稹《乐府古题序》),为后来的新乐府运动开创了先河;作律诗既程式,又创新,“晚节渐于诗律细”(《遣闷》),写得典雅精工,含蓄隽永,使律诗完全成熟;还独创了一些长篇排律,成就虽不很高,但亦备一体。绝句吸取了民歌的精华,写得“无意求工而别有风致”(《唐宋诗醇》)。他的诗歌吸收了前人的成就,融合了众家之长,元稹称其诗:“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见《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形成了特有的沉郁顿挫的风格。他总结和发扬了我国古典诗歌的现实主义优良传统,并把它推向最高峰,因而被尊为“诗圣”,与“诗仙”李白并称“李杜”,对后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元白新乐府运动在文艺思想方面,明显地受到了杜诗的影响。此后晚唐李商隐,宋代欧阳修、王安石、苏轼、黄庭坚、陆游等著名诗人,都从不同的方面继承了杜诗的传统。尤其是杜诗中爱国爱民的思想精神,至今仍感召着炎黄子孙。他是我国人民最爱戴的伟大诗人之一。原有集60卷,早佚。北宋王洙编集20卷,补遗1卷,题为《杜工部集》,后世杜集皆以此集为基础。杜集注本极多,通行本为清仇兆鳌《杜诗详注》,有诗23卷,赋、表等杂著2卷,并附年谱、序文、题咏等资料,足资参考;有中华书局1979年排印本。另有清钱谦益编《杜工部集笺注》、杨伦编《杜诗镜铨》较为简要,便于初学。研究杜甫及其诗歌的著作甚多,其中,中华书局1962年出版的《杜甫研究论文集》(3册)、四川人民出版社1958年出版的四川文史研究馆编的《杜甫年谱》、齐鲁书社1980年增订出版的今人肖涤非所著《杜甫研究》、上海古籍出版社1982年出版的今人陈贻焮所著《杜甫评传》等,也都可资参考。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