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 : 南宋女词人。号易安居士,济南(今属山东)人。父亲李格非“以文章受知于苏轼”,是当时著名的学者。母亲王氏也知书能文。颇有文化素养的家庭环境,加以天资聪颖,勤奋好学,使她“自少年即有诗名,才力华瞻,逼近前辈”(王灼《碧鸡漫志》)。建中靖国元年(1101) 18岁时,与吏部侍郎赵廷之的儿子、诸城太学生赵明诚结为伉俪。明诚酷爱金石,清照长于诗词,两人志同道合,共同致力于金石书画的搜集、整理,婚后生活十分美满。因明诚父丧去官,曾一起屏居青州(今山东益都县)旧居,达十年之久。其间建起书库大橱,收藏经史百家,“乐在声色狗马之上”。随明诚出守莱州、淄州时,对图书文物的研究,仍然不辍。建炎元年(1127)金兵攻陷汴京,明诚先于三月奔母丧南下。清照亦在秋天。“载书十五车”,水陆兼程,于次年春抵江宁(今南京)。建炎三年(1129),明诚罢江宁守。二人乘舟上芜湖,入姑孰(今安徽当涂),驻家池阳(安徽贵池)。明诚被任命为湖州知州,独赴建康行在途中,犯暑感疾,当清照赶到建康时,明诚已在弥留之际,八月病逝。悲恸未已,金兵继续南下,词人形单影只,辗转于洪州(今江西南昌)、杭州、越州(今浙江绍兴)、温州一带。奔波流离、心力交瘁,所携余藏,损失殆尽。晚年沦落异乡,暮景凄凉孤苦。绍兴四年(1134),将幸存的明诚生前所撰《金石录》辑成30卷,并写《后序》。序言追述婚后三十余年的忧患得失,记叙详尽,情意沉哀,笔法疏秀生动,是了解词人生平志趣、思想遭际的重要文章。
李清照工诗能文,作词为婉约派的一大家。前期作品抒发闺情,悠闲活泼,格调明快。如《点绛唇》(“蹴罢秋千”)、《如梦令》(“昨夜雨疏风骤”)。描写伉俪情深,含蓄蕴籍,缠绵悱恻。如《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一剪梅》(“红藕香残玉簟秋”)。南渡以后,历尽沧桑。亡国之恨,离乡之苦,沦落之悲,丧夫之痛,凝结于词篇,风格突变。如《声声慢》(“寻寻觅觅”)、《永遇乐》(“落日熔金”)。凝重悲凉,词情凄黯。另有《渔家傲》(“天接云涛连晓雾”)一阕。展现梦幻中的海上、天宇、仙山缥渺之景,抒发上下求索,孤寂无援之情。浪漫而豪迈,为李词中罕见。在《词论》中提出“(词)别是一家”之说,重视典雅情致,强调音律。李同工于造语,善于创意出新,擅用白描,清丽明畅。创立了雅而不难,易而不俗,生活气息浓郁的“易安体”。存诗不多,咏史感时,忠愤激发,借古讽今,遒劲刚健,与词风迥然不同。据《宋史·艺文志》载《易安居士集》7卷,《易安词》6卷,今已散佚。后人有《漱玉词》辑本。今人集有《李清照校注》。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