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歌 : 民间文学的一类。即民间的短篇诗歌,通常为口头创作与流传,并在流传过程中不断经过集体的加工。民歌起源于人民的生产劳动,开始往往与音乐密不可分,甚而与舞蹈、音乐三位一体。民歌的种类极多,大致可分为劳动歌、仪礼歌、生活歌、时政歌、情歌、儿歌等。劳动歌包括劳动中唱的歌和劳动号子,如草原牧歌、采茶歌。它们对劳动起鼓舞与调节情绪的作用。仪礼歌是指民间祈年庆节、贺喜禳灾、祭祖吊丧等仪式及日常迎送亲友等习俗活动而吟唱的歌。时政歌主要反映民间对某些政治事件、人物的认识和态度。如历史上揭露讽刺统治者的歌谣。生活歌多反映民间社会家庭生活和日常劳动生活。情歌在民歌中数量较多,反映劳动人民的爱情生活,由于某些客观局限,情歌中有时也带有糟粕。儿歌在古代称为“孺子歌”、“小儿谣”,多用儿童传唱与创作。在体制方面,民歌以四句为最多,亦有两句、五句等。多为七言体,亦有三、四、五、六以及达十几字的。在用韵上,各族民歌情况各异,汉族民歌多押尾韵,蒙族民歌多押头韵,有的还押腰韵,或腰、头、尾交互相押。在表现手法方面,民歌多用比兴、夸张、重叠、谐音、拟人等方法。民歌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它是文学发展的开始,是作家的创作源泉之一。中国的四言诗、五言诗、七言诗、词、曲等体裁,大多起自民间歌曲。楚辞、两汉乐府、唐代诗歌、元代杂剧都与民间词曲有着深刻的渊源关系。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