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扬 : 中国现代文艺理论家,原名周起应,湖南益阳人。早年毕业于上海大厦大学,留学日本。1930年回国,参加并领导中国革命文学运动,任左联党团书记、中共上海中央文委书记,主编左联机关刊物《文学月报》。1937年到延安,以后曾任陕甘宁边区教育厅长,陕甘宁边区文协主任,鲁迅艺术学院院长,延安大学校长等。与郭沫若、茅盾等负责筹备第一次全国文艺工作者代表大会,被选为副主席。新中国成立后,曾任中央文化部副部长,全国文联副主席、作协副主席、中宣部副部长等。文化大革命中,受林彪、“四人帮”的迫害达10年之久。1978年恢复工作后,曾担任社科院副院长,中宣部副部长等。为在社会科学和文化艺术领域拨乱反正,做了大量工作。他积极参与各个时期文艺思想斗争,写下了大量富于战斗性的理论文章。在文艺大众化讨论和与“自由人”、“第三种人”的论争中,发表了《关于文学大众化》、《到底是谁不要真理,不要文艺?》、《文学的真实性》等文章。1936年主张建立文艺界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提倡“国防文学”,发表《关于国防文学》、《现阶段的文学》等文章,1942年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写下《王实味的文艺观与我们的文艺观》。1954年发表《我们必须战斗》, 1958年发表《文艺战线上的一场大辩论》等。1934年发表《关于“社会主义的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唯物辩证法的创作方法”之否定》,是把当时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创作方法较为系统地介绍到中国的最早文章,编写了《马克思主义与文艺》,介绍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文艺上各种重要问题的论述。较早介绍别林斯基、车尔尼雪夫斯基文艺思想。1942年发表重要论文《关于车尔尼雪夫斯基和他的美学》;倡导新秧歌运动,写了《表现新的群众时代》;写了《论赵树理的创作》,主持《中国人民文艺丛书》的编选工作,第一次文代会上作了题为《新的人民文艺》的报告,60年代第三次文代会上作《我国社会主义文学艺术的道路》,1979年纪念五四运动发表长篇论文《三个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他的理论文章和实践活动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同时受历史条件和主观认识的限制,也贯彻执行了一些“左”的方针政策。另外组织编写高校文科教材,编选了《高尔基创作四十年纪念论文集》、《解放区短篇小说选》,和郭沫若合编《红旗歌谣》等,翻译了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著名美学论文《生活与美学》等。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了五卷本《周扬文集》。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