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恪

    陈寅恪 : 中国现代古典文学研究家、史学家。江西修水人。自幼学习经史,1904年到日本巢鸭弘文学院求学,不久因病回国。1910年在德国柏林大学和瑞士苏黎世大学攻读语言文学。1913年入法国巴黎高等政治学校社会经济部,一年后回国。1918年起,先后在美国哈佛大学和德国柏林大学梵文研究所研究东方古文字学和比较语言学。1925年回国后,应聘为清华国学研究院导师,历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合大学、香港大学、广西大学、燕京大学、岭南大学、中山大学教授,讲授古典文学等方面的课程。1930年起,先后兼任中央研究院理事、历史语言研究所研究员、故宫博物院理事等职。新中国成立后,任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学部委员,兼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他的治学范围很广,在历史学、语言学、宗教学等方面的研究都很有成就。1930年后,他在敦煌学研究的有关论文中认为六朝维摩诘故事的佛典实皆哲理小说的变相,指出佛经对中国古代文学的内容和形式都有重大的影响。自30年代开始,他陆续发表有关中国古代诗歌小说的研究成果,著有《元白诗笺证稿》等。他在一些论文中致力于以史释诗和以诗证史的考释。晚年所著《柳如是别传》,是他系统地运用以诗文证史的一部著作。他关于敦煌学的探讨,和以文学与史学相互印证的综合研究,在开阔人们的视野的同时,也开拓了新的研究方法和新的研究领域,对中国古典文学的研究有重要贡献。

为您推荐

楔子

楔子 : ①长篇小说结构的一部分。类似话本中的“入话”,一般置于小说故事正式开始之前,起着引起正文的作用。金圣叹删改《水浒传》,且合并原本的引首和第一回,改称“楔子”,认为“楔子者,以物出物..

评话

评话 : 即平话。因“说话人”讲历史故事时常夹有评议,故称。“评”,品评的意思。明清人多写作“评话”,也有把短篇话本称为评话的,可参见《警世通言》中《苏知县罗衫再合》、《钝秀才一朝交泰》。..

时调

时调 : 即民间时新的曲调,以别于流传已久的传统曲调。又叫“时曲”。在流传过程中,每一时调常有一个兴起、盛行和衰亡的过程。又泛指流行一时的戏曲与曲艺。文人也用时调小曲来创作规模较大的作品,..

民歌

院本

院本 : 金、元时行院演剧所用的脚本。“行院”即当时杂剧艺术的居处。体制与宋杂剧同。是北方杂剧向元杂剧的过渡形式。演出时一般用五人。作品已散佚。元代以后亦称宋杂剧为院本,以别于元杂剧;或..

转踏

转踏 : 亦作“传踏”。一种北宋歌舞表演形式。王国维认为即“缠达”。演出时分若干节,每节一诗一词,演唱时伴以舞蹈。开演前有“勾队词”,多为数句骈文;演后有“放队词”,多为一首七绝。现存作品有..

词谱

词谱 : 汇集各种词调,经过分类编排,给填词者作依据的书。主要介绍字句定格、声韵安排等各种填词规则以及词调来源等。宋代已有此称,但多指曲调或声律谱而言。现存最早的词谱为明代张綎的《诗余图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