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

    司马迁 : 西汉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左冯翊夏阳(今陕西韩城)人。其父司马谈是博学之士,曾“学天官于唐都,受易于杨何,习道论于黄子”(《史记·太史公自序》)。武帝时期为太史令约30年。在武帝独尊儒术时曾著《论六家要旨》,精辟分析各家学说,对阴阳、儒、墨、名、法五家都有批判,而完全肯定道家。司马迁幼时即随父学习。10岁时便诵习古文,后又师从当时儒学大师孔安国、董仲舒治《尚书》、《春秋》,故而从小就受到良好的教育,具备了深厚的文化修养,并接受了各家思想的影响,培养了严谨的治学态度和批判精神。20岁时,他壮游天下,“上会稽,探禹穴,窥九疑,浮于沅、湘,北涉汶、泗,讲业齐、鲁之都,观孔子之遗风,乡射邹、峄,厄困鄱、薛、彭城,过梁、楚以归”(《史记·太史公自序》)。此后出仕任郎中。在后来的任中又曾多次随武帝巡行、祭祀、游猎,并奉使西南,游历了大半个中国。多次广阔的游历,使他考察了众多历史遗迹和山川形势,搜求了大量史料,体察了社会实际和风俗民情,极大地丰富了他的生活和知识,开阔了胸襟眼界。
司马谈是一位胸怀大志的史官,他想效法孔子修《春秋》,写成一部体系完整的史书。元封元年(前110),他随武帝往泰山封禅,病滞洛阳,适逢司马迁出使西南而回,赶往泰山,他便将修史的宏愿留给儿子后死去。3年后,司马迁继为太史令,立志实现父亲遗愿,闭门谢客,进行了4、5年的准备工作。太初元年(前104),他主持历法改革,完成了《太初历》的制定后,便正式开始写作《史记》。天汉二年(前99),李陵兵败降匈奴,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而获死罪下狱。为完成《史记》,他忍辱接受宫刑。这一摧残和侮辱更激发了他完成《史记》的决心和意志,增强了他的批判和反抗精神。元始元年(前96)遇赦出狱,以“闺阁之臣”的身份任中书令,继续发愤著作,到太始四年(前93),基本完成了《史记》的写作。此后其事迹不可考,约卒于武帝末年。
《史记》是一部伟大的史学、文学著作,是中国第一部通史。它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报任安书》)为目的,以空前宏大的规模贯通了上古至西汉的历史,开创了纪传体史学和史传文学,对中国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汉书·艺文志》还载其有赋8篇。今存《悲士不遇赋》,抒发遭腐刑后仍不甘于“没世无闻”的愤激情绪。另有《报任安书》,向朋友说明自己遭李陵之祸的经过和忍辱诟活的原因,其文感情沉痛愤激,笔锋千回百转,是散文史上不朽的名篇,又是研究司马迁生平、思想的重要资料。参见“《史记》”。

为您推荐

司马光

司马光 : 北宋史学家、文学家。字君实,号迂夫,晚号迂叟。陕州夏县(今山西闻喜)涑水乡人,人称涑水先生。宝元二年(1039)进士,累官至起居舍人,同知谏院。神宗即位,擢翰林学士,除权御史中丞。因反对王..

《王司马集》

《王司马集》 : 别集名。唐王建撰。建曾官陕州司马,故名。原集10卷。凡乐府3卷,诗6卷,宫词1卷。有南守陈解元书棚本。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曾据以校补排印。别有明毛晋、清康熙间胡介祉刻8卷本。有明..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温国文正司马公文集》 : 别集名。北宋司马光撰。光封温国公、谥文正,故名。80卷,凡赋1卷,诗14卷,文65卷。有影印宋绍兴刊本。又有名《传家集》者,亦80卷,所收篇目及编次,与此略有不同。有《四库..

两司马

[四书]司马牛

[四书]司马牛:孔子弟子。 春秋末宋国人。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即司马耕。《论语·颜渊》:“司马牛问仁。”自孔安国始,历来学者均认为宋司马桓魋为其兄。 《左传》哀公十四年记桓魋作乱于宋,其弟司马牛表示反对;先后奔卫、齐..

诸葛亮与司马懿

诸葛亮与司马懿:汉族传说。相传诸葛亮和司马懿从小受业于同一个老师,老师有一部奇书,他俩都想得到,经过一段观察,老师暗暗拿定了主意。一天,老师病倒了,病势越来越重。诸葛亮出外给老师挖药,司马懿在床前侍候。司马懿趁老师昏..

司马迁的传说

司马迁的传说:文学家传说。司马迁(约前145或前135-?),西汉伟大的史学家、文学家。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人。任太史令。后因李陵案受腐刑,出狱后任中书令,发愤写成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对后世史学及文学都有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