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批评原理》

    《文学批评原理》 : 瑞恰兹著,1924年出版。此书被西方批评界誉为现代文学批评尤其是英美新批评的开山之作。英国学者戴维·罗比评价它“为开展严格的文学批评创立了一个系统的理论框架。”全书共35章。在《序言》中,作者指出“批评就是努力区分各种经验,并且评价这些经验。”“批评理论所赖以建立的两个支柱就是对价值的描述和对交流的描述。”这两个问题构成了此书的讨论的中心,作者依次对它们进行了论述。价值与经验是相互关联的,因此,作者在指出现代美学逃避对价值的思考这个严重弊病后,接着指出所有现代美学都建筑在下述假设上,即认为有一种独特的审美经验,这种假设是虚幻的,它是抽象的探讨真、善、美的方式导致的结果。在他看来,审美经验与其他日常经验并没有根本的差别,它们之间存在的区别主要在前者是对后者(“普遍经验”)的发展,是后者“更精致的组织”,它更复杂一些,在成功的欣赏中,它显得“更加和谐统一”。瑞恰兹更进一步指出,假设有一种独特的审美经验,随之很容易假设有一种独特的价值,这种看法是错误的。它之所以产生,是因为对语言的使用不当。人们往往以一种省略的方式来讨论作品,如说某物造成某种经验,这个陈述暗示此物具有某些特性。批评家应更进一步证实他的心理效果是由对象的某些具体特性所造成的,这样既指出它给人的影响又指出关于它的某种特性,才能达于一种更为圆满的批评。瑞恰兹把价值归于对人欲望的满足,他认为艺术经验是“经验的造型”,从中心理“冲动的发展和综合达到了极点”,日常生活的种种顾虑和限制束缚着冲动,使冲动系统的范围与复杂性缩小和减少,在艺术的“想象的经验之中”,这些障碍消除了。人们通过艺术接受这种经验:冲动获得条理化。而伟大的艺术之所以独具价值,原因就在此。艺术的功用也就在于它能使我们的冲动条理化,经验秩序化。通过其他心灵的影响,我们的经验从混乱状态进入有组织状态,“艺术”就是传播这些影响的主要手段”,它是“交流活动的最优越形式,”在此,瑞恰兹开始论述第二个问题。他分析了艺术交流的特点,认为语言的科学用法主要用来指涉事物,语言的情感用法则用来表示这种指涉带来的情感和态度的效果,两种不同的语言用法具有显然不同的交流特征。由此,他认为文学的真,在其讲述的事情的可接受性,而不在这些事情与其本事的联系。作品所写的事情,只要能与其他经验吻合、激起我们的反应,它就是真的。瑞恰兹明确地提出了一位优秀的批评家所应具备的条件:“第一,他必须善于准确地体验与艺术作品相关的心灵状态。第二,他必须能够区分经验之间不甚明显的特征。第三,他必须对价值具有稳健的判断。”他还具体地分析了读一首诗的时候心理反应的可能的几种情况。最后,他强调了情感在艺术理论中的重要位置,因为情感标志态度。而诗所激发的态度是所有经验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态度价值则基于诗的肌质和形式。

为您推荐

《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十九世纪文学主潮》 : 丹麦著名文学史家、文艺理论家勃兰兑斯著。该书是1872—1875年作者在哥本哈根大学任教期间的讲稿,1890年整理出版。全书共有6卷:第1卷《流亡文学》,泛论法国浪漫主义先驱人..

《诗的原理》

《诗的原理》 : 美国诗人、小说家和文学批评家爱伦·坡著。作于1848年,但于1850年作者逝世一年才发表。作者认为诗的目的是为了“灵魂升华”。灵魂升华是美的标志,同时也包含“死后”的阶段,因此,..

《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

《从文学与社会制度的关系论文学》 : 法国女作家、文艺理论家斯达尔夫人著。简称《论文学》。发表于1800年。作者在序言中说明自己的任务是要“考察宗教、风俗和法律对文学的影响,反过来也考察后者..

作为上层建筑的文学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

作为意识形态的文学 : 这是马克思在其著名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运用辩证唯物主义的基本原理,对文学的社会本质属性做出的规定性说明。文学是上层建筑的一个部门,又是社会意识形态的一种..

文学代码

文学代码 : 又称“文学信码”,结构主义文学批评的一个概念。罗朗·巴尔特认为文学主要有五种代码:释义代码,通过这种代码,文本中产生一个谜,而最终谜又解开;寓意代码,这种代码决定文本的各种主题;..

文学四层次

文学四层次 : 现象学文学批评的一个重要概念。英伽登在《文学艺术作品》(1965)这部著作中,将文学作品分成四个基本层次:语词的声音、由词语组合而成的句子的意义、被表现客体的构思方向,以及被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