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品》 : 又称《诗评》,南朝梁钟嵘著。中国文学理论批评史上第一部论诗专著。具体写作时间不详,大约在南朝齐中兴二年(502)至梁天监十二年(513)前后。《诗品》专论五言诗,评论了从汉魏到齐梁的122位诗人,分为上、中、下三品,各品之中,“略以世代为先后,不以优劣为诠次。”在《诗品序》及品评中,钟嵘论及诗歌创作的若干重要理论问题。钟嵘首先对当时重声律用典的形式主义文风表示了不满,对批评领域“不显优劣”,“准的无依”的状况作了批评。他强调了诗歌的社会作用,对客观外物对诗人情感的感发作用作了很好的论述,提出了“感物说”。钟嵘的“感物说”,不仅指自然景物的感发作用,而且包括了社会生活的内容,突出了诗人的不幸遭遇对诗歌创作的影响,这对陆机、刘勰的“感物”理论是一个发展。针对六朝玄言诗“淡乎寡味”的情况,钟嵘提出了“滋味说”,要求诗歌应具有“使味之者无极,闻之者动心”的滋味,并指出诗歌获得滋味的具体途径在于兼用赋比兴三种手法,对赋比兴作了新的解释。在审美追求上,应“干之以风力,润之以丹彩”,即具有刚健华彩之美。与他对形式主义文风的批评相联系,钟嵘强调诗歌创作中的自然真美。他并不绝对反对声律用典,但应以不损伤诗歌的自然之美为前提。《诗品》高度肯定了五言诗的价值,为五言诗的出现从理论上作了说明。钟嵘一反传统重四言轻五言的倾向,认为四言诗“文繁意少”,而五言诗“指事造形,穷情写物,最为详切”,“居文词之要,是众作之有滋味者也。”《诗品》在对历代诗人的品评时,不仅列出品第,剖析优劣,而且从风格着眼,对五言诗的渊源、发展、流变作了考察。尽管钟嵘的品评不无失误,如将陶渊明列为中品,渊源的归属不无牵强,但毕竟开拓了一条诗歌研究的新路,成为后世诗话的源头。所以后人对《诗品》评价颇高,如章学诚便将《诗品》与《文心雕龙》并提,认为“皆专门名家,勒为成书之初祖也”(《文史通义》)。通行本有《津逮秘书》本和《学津讨源》本,今人陈延杰《诗品注》注释简明,可资参阅。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