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寻根小说 : 1984年后出现,旨在追寻民族文化根基的小说。与先锋派实验小说、新写实主义小说并为八十年代中期以来具有探索创新倾向的“新潮小说”。文化寻根小说在追求中有三种情况:〈1〉探寻民族文化心理,民族文化历史,在当代意识观点上,表现并评价民族文化构成的正面与负面,如郑义《老井》、郑万隆《老棒子酒馆》、王安忆《小鲍庄》、韩少功《爸爸爸》等;〈2〉追寻并弘扬民族文化审美经验,继承学习民族小说的写意格局、笔记结构和声腔韵调的语言表述等。力图显示鲜明民族文化背景和民族美学风格,如阿城《棋王》、《年关六赋》,刘立伟《花非花》等;<3>在上述二种情况基础上,不同地域的作家更为强调显示民族文化的地理成份、地域特色。大致有:Ⅰ.表现中原文化类,有贾平凹“商州系列”写秦汉文化;郑义《老井》、《远村》写晋文化;张炜《一潭死水》写鲁南文化;邓友梅《烟壶》等写京都满汉文化。Ⅱ.表现江汉文化类,有韩少功《爸爸爸》、叶蔚林《五个女人和一根绳子》、何立伟《花非花》等写楚文化;陆文夫“小巷人物志”和《美食家》及李杭育“葛川江系列”写吴越文化。Ⅲ.表现少数民族类:有写鄂温克族文化的乌热尔图,写回族文化的张承志,写藏族文化的扎西达娃,写蒙古族文化的白雪林等。文化寻根小说,是新时期小说在中西文化大撞击的背景下、力图用高扬民族意识和民族美学的整体追求来走向世界、与世界文学对话的一种努力,实践着“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命题;是把当代小说发展置于民族传统文学发展环练中的一种努力,实践着弥补“文化断裂”的命题。
- 欢迎来到文学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