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语_

侗语:中国侗族使用的语言。属汉藏语系壮侗语族侗水语支。侗族分布于贵州、湖南、广西交界的20多个县。分南、北两个方言,以贵州锦屏县南部侗、苗、汉族杂居地区为分界线。南、北方言主要以语音差异为依据,各分3个土语。侗语语音特点是无浊塞音声母,塞音声母都分不送气和送气两套,并有少数腭化和唇化声母;韵母趋于简化。北部方言有6个元音,其中一个是短元音;南部方言元音分长短,可做韵尾的元音和辅音有8个,北部一些地区辅音韵尾有失落或合并的现象;声调分化较明显。南部方言第二、三土语有9个舒声调和6个促声调。阴调类的送气声母字各分出一个新调值;北部方言第三土语有7个舒声调(仅第1调有分化)和4个促声调。语法上没有词形变化,词序和虚词是表达语法意义的主要手段。语序是主语在谓语前,宾语和补语在谓语动词后,补语在宾语后的情况比较常见。名词的修饰语除数量词组在前外,一般在后。数量词组中数词在量词前。量词可单独修饰名词,也可作为中心词受数词、形容词、代词、动词、词组的修饰。表示范围或否定的副词可直接出现在名词、代词前。固有词汇以单音节为主,也有少数多音节单纯词。由单音形容词和后加成分构成的派生形容词有丰富的表现力。南、北方言常用词的差异很小,北部方言的汉语借词比较多。侗族历史上曾盛行用汉字记录侗语,俗称“汉字记侗音”,常常是借音和译义并用,也有用反切式的拼音方法,用两个汉字记录一个侗音。用汉字记录下来的侗族民间文学或其他材料被称为“侗书”。1958年设计了拉丁字母形式的侗文方案。

为您推荐

印度-伊朗语族_

印度-伊朗语族:印欧语系的语族之一。该语族的形成与原始印欧人的大迁徙有直接关系。原始印欧人从欧亚之间的某个地区向东西两个方向移动,向东的一支在伊朗、阿富汗一带停留,以后又分两支,一支留在原地,一支继续向东南方向迁..

吴方言_①

吴方言:汉语方言之一。又称吴语:俗称江浙话:。主要分布于江苏南部、上海和浙江,以及江西东北部、福建浦城北部和皖南的一部分地区,共128个县市。使用人口近8,000万。..

官话_①

官话:(Mandarin),最早是对官方标准语的称呼。汉语官方标准语早期称“雅言:”,明清称“官话:”,1909年开始称“国语:”,1956年大陆开始称为“普通话:”,而“官话”一词则被用来指代“官话方言”。..

侗水语支_

南亚语系_

南亚语系:分布于南亚和东南亚,如中南半岛,马来半岛,印度中部、东北部和尼科巴群岛,以及中国云南的西南部。约150种语言,其中多数语言各有许多方言。使用人口约7,000万。旧称澳斯特罗-亚细亚语系:。南亚语系通常分4个语族:孟-..

吐火罗语_①

吐火罗语:原始印欧语言中的一种独立语言。20世纪初在中国新疆发现了这种语言的残卷。后经考释,此语言有东西两种方言,习称吐火罗A(焉耆语)、吐火罗B(龟兹语)。所使用的字母是中亚婆罗米斜体字母,时间可能在6~8世纪之间。..

《字汇》_①

《字汇》:中国明代流行极广的按部首编排的字书。梅膺祚撰。膺祚字诞生,安徽宣城人。《字汇》作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三年(1615),收字以《洪武正韵》为主,并参照《说文解字》、《古今韵会》等书,收入属于经史常用的字,怪僻字不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