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唐贞观二十一年(647)八月刻。唐太宗李世民撰并书。行书。二十八行,行四十四至五十字不等。187×119cm。在山西太原晋祠。日本二玄社有影印本。亦在晋祠。有淸乾隆三十七年(1772)杨堉重刻之石。
【集评】:
淸杨宾《大瓢偶笔》:“今观此碑,绝以笔力爲主,不知分间布白爲何事,而雄厚浑成,自无一笔失度。”淸钱泳《书学》:“以行书而书碑者,始于唐太宗之《晋祠铭》,李北海继之。”淸杨守敬《平碑记》:“太宗书法直入山阴堂奥,而此碑殊不佳,盖因石质恶劣,锋芒全杀,已失眞面目也。”
【赏析】:
中国书法史上,帝王书家不乏其人,但像唐太宗李世民这样口、手、心三者齐动(指其命怀仁集王字,亲自临池学王书、撰写书学论文),不遗余力倡导书法的,则是空前绝后的。
晋祠铭的成功,证明了李世民艺术眼光的深邃和功力的深厚。
李世民不愧爲王羲之的第一崇拜者,他竟然能在怀仁集王字的《圣敎序》问世前25年在自己的笔下创作了一幅御书《圣敎序》—《晋祠铭》与《圣敎序》在意态上的神似已爲前人所证实。
李世民对书法的贡献不限于此,《晋祠铭》爲中国书法史上第一块行书碑刻这一事实,更有助于我们了解这位盛世英主的创造天才。
这位天才曾在其得意之作《论书》中对自己的书法实践总结道:“今吾临古人之书,殊不学其势,惟求其骨力,而形势自生耳。”对照《晋祠铭》,我们不得不佩服这位集军事家、政治家、艺术家于一身的帝王入木三分的洞察力。《晋祠铭》的凝敛紧迫、自然稳健,正是作者上述实践经验正确性的反证。
如果说,李世民此后创作的《温泉铭》反映了其性格风流倜傥的一面,那么《晋祠铭》反映的则是其性格中求实沉着冷静的一面。
我们强调《晋祠铭》与《圣敎序》的相似性,并不等于说李世民书法与王羲之书法已无实质区别了。切不可忽视,《圣敎序》是经过理性化处理(重新组合并镌刻过)的王字。它的制作痕迹,决定了其已不能同那个有着林下之境、沉浸于老庄玄学氛围中的王羲之笔端汩汩流出的眞迹相提并论(甚至也无法同唐摹王氏墨迹相提并论)。李世民喜欢的王羲之也正是那个被儒家中庸观念改造过的王羲之,因而,我们在《晋祠铭》中所看到的更多的是那种含而不露、不激不厉、持重老成的理性化艺术风格,而不是东晋书法固有的充斥作者瞬间感受的随意式书风。
《晋祠铭并序》,爲唐太宗亲自撰文,亲自书写,是历代帝王书法中的杰作。其艺术价値不在当时任何名家手迹之下。
在书法上,唐太宗对王羲之崇拜得五体投地。《晋祠》碑,就是他将长期心慕手追的结果。
全碑是自撰自写,所以得心应手。但是开头部分,用笔结体有些拘谨,这可能是出于报神之恩,虔敬有加。可是笔受情使,法从意出,越写越奔放不羁。形势开阔,神气浑劲。字裏行间兖溢着唐代建国的勃勃生气。
李世民《论书》云:“吾之所爲,皆先作意,是以果能成也。”太宗在爲《晋祠》碑撰文时便已考虑到书理,至少对採用什么书体已有所斟酌。他选择了行书,这是他考虑的第一步。他在《指意》中说:“夫字以神爲精魄”,这是他考虑的第二步。至于点画位置,分行布白,恐怕是很少考虑的。
他在《指意》中说:“及其悟也,心动而手均,圆者中规,方者中矩,粗而能锐,细而能壮,长者不爲有余,短者不爲不足,思与神会,同乎自然,不知所以然而然矣。”应该说,《晋祠》碑已达到了他的这一理想境地。所谓“不知所以然”,即无意识在挥笔之际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所谓“悟”,是由太宗的渐修而来。
通过《晋祠》碑,我们看到,杰出的书法作品是意识与无意识相结合的产物。不用意不行,用意太多也不行。何处用意,何处不用意,这件作品能给我们一些啓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