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文字学分支之一。宋代是古文字学中兴时期。由于北宋统治者的重视和提倡,从皇家到官僚士大夫收藏古器之风盛行,并出现了一批象杨南仲、吕大临那样杰出的金石学家和古文字学家,对青铜器、石刻等进行比较全面系统的收集、整理和研究。至南宋初年,金石着录达三十四种之多。大体可分三类:(1)古器物着录。如吕大临《考古图》,不仅摹写器形和铭文,还详细记载尺寸、容量、重量、收藏处、发现地,并附有考释,体例最为完备,为后人所取法。(2)铭刻集录。如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专收铭文摹本和释文,间作考证。(3)专论与跋语。如赵明诚《金石录》。其中一些着录摹写颇精,在编排上开始注意到铜器的共存关系,又能根据其器形、纹饰、铭文、用途、出土地点以及典籍记载考证年代,确定器名,进行器物分类。在文字考释上,初步掌握古文字形体结构的特点和规律,应用比较法与推勘法释出不少文字,但考证仍较疏略琐碎,间有穿凿附会之弊。研究对象包括铜器、石刻、玉器、钱币、玺印等,时间跨度大,较为博杂,其中收进若干伪器,所定器物年代亦有不少讹误。此外,传统的古文之学也取得一定成果,即郭忠恕《汗简》和夏竦《古文四声韵》,以《说文》、魏正始石经为基础,广泛集录当时存世的字书、写本和石刻中的古文字体,并酌收若干新出铜器铭文,对研究战国文字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宋代古文字学(语言)
宋代古文字学(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