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1949年以后的甲骨文研究。三十多年来甲骨学已发展成为一门世界性的学问。大陆发表的甲骨文论着就达四百余种,作者近百人。综合性的研究着作,主要有陈梦家《殷墟卜辞综述》,全面总结了六十五年甲骨文研究成果,多角度多层次地揭示了商文化的丰富内涵。甲骨文考释则以于省吾识字最多,贡献最大。其代表作《甲骨文字释林》,收所释甲骨文三百余字,并根据甲骨文的构形探讨文字起源,总结造字规律。张政烺考证出甲骨金文中的易卦符号,解开了所谓“奇字”之迷。裘锡圭、李学勤、胡厚宣、姚孝遂、林沄、夏渌、陈邦怀、陈世辉等在释字上也多有创获。甲骨卜辞断代一向是甲骨学研究重点。陈梦家考定出几组属于武丁时代的卜辞,纠正了董作宾若干误说。八十年代来李学勤将传统断为武乙文丁时代的“历组卜辞”划归一二期,从而引起热烈讨论。卜辞语法研究,五十年代陈梦家和管燮初曾进行初步探索,近年来李学勤、裘锡圭、陈炜湛、赵诚等人分别就甲骨文疑问副词、虚词、词性等问题详加论述,其中提出的一些问题涉及到整个卜辞内容的理解,引起普遍关注。由郭沫若主编,胡厚宣总编的*《甲骨文合集》集殷墟甲骨之大成,具有严密的科学体例和实用价值。甲骨文工具书种类更加齐全,除了字汇外,还有集释、类纂、索引等,为甲骨文研究提供了有利条件。一批学者撰写了一系列介绍甲骨学基础知识的文章和专着,有助于甲骨学的普及。王宇信、李学勤、徐中舒、徐锡台等人对新出周原甲骨的国别、时代、礼制、职官、地望、文字、史事等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海外学者如港台的董作宾、严一萍、饶宗颐、张秉权、屈万里、加拿大的许进雄、美国的周鸿翔、张光直、日本的贝冢茂树、岛邦男、伊藤道治等,在甲骨文考释、缀合辨伪、分期断代、材料整理及甲骨学历史等方面也取得很大成就。
当代甲骨文研究(语言)
当代甲骨文研究(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