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义相辅(语言)

同义相辅(语言):

把同义词放在同一上下文中互相照应、互相配合,以增强表现力。同义词配合使用能起到互相补充、互相衬托的作用,使思想感情表达得更为精确,还可以避免用语重复、单调呆板。如:“读书人家的子弟熟悉笔黑,木匠的孩子会玩斧凿,兵家儿早识刀枪。”其中的“子弟”、“孩子”、“儿”配合使用就具有上述作用。在对称结构中,同义词的配对使用,能收到加强气势、增强韵律和表情生动有力等修辞功效。如:“熊庆来慧眼认罗庚,华罗庚睿目识景润。”其中的“慧眼”与“睿目”,“认”和“识”的对仗就具有这一效果。

为您推荐

诏策体(语言)

诏策体(语言):同“奏议体”相对。古文体之一。上告下的下行公文。包括诏、令、诰、制、谕、书、戒敕、策问、檄移等类文章。源于《尚书》诰誓。其文体风格正如南朝梁代对勰《文心雕龙》所论,随其内容不同而变化,“授官选..

军事口语语体(语言)

军事口语语体(语言):正规的军事生活和训练中用以统一军人步调的制式化的语体。军人口语的制式化指军人的正式口头用语是在军事条令、条例中统一规定的,有称呼语的制式化、应答语的制式化、报告语的制式化、问候语的制式..

对白体(语言)

对白体(语言):也叫“戏剧体”。文艺语体的分支之一。以作品人物语言为主,以叙述或提示语言为辅。包括话剧、地方戏、相声、对口词、快板等对白。讲究人物语言的个性化,接近口语,这是区别于文艺语体其他分支的最大特征。主..

反义相成(语言)

韵文体(语言)

韵文体(语言):也叫“诗歌体”。文艺语体的分支之一。包括诗歌、戏曲唱词、曲艺等,以押韵为特征。最大特点是追求语言的凝练含蓄和音乐美。往往改动或打乱词语和句子固有的结构和词序。如“我失骄杨君失柳,杨柳轻飏直上重..

奏议体(语言)

奏议体(语言):同“诏策体”相对。古文体之一。下告上的上行公文。包括奏、议、上书、章、表、疏、策、对、箚子、卦事、弹章等类型的文章。南朝梁代刘勰《文心雕龙》把该体的语言特点和要求概括为“章式炳贲,志在典雅。..

隐性超语言因素(语言)

隐性超语言因素(语言):同“显性超语言因素”相对。*语体的超语言因素之一。对语体形成只有潜在的影响和间接的制约作用的因素。可分两种:(1)社会因素。包括民族因素和时代因素。民族因素指一个国家或民族所特有的风俗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