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化(语言)

儿化(语言):

音变现象之一。普通话和某些方言的后缀“儿”不自成音节,而同前字合成一个音节,一般是在前字的韵母上加卷舌动作(舌尖翘起),少数方言是在前字的韵母上加[-n]、[η]等,并且往往伴随有同化、减音、鼻化、变调等种种变化。如普通话的“孩儿”说成[xr],[xai ]→[xr]。又如浙江平阳城内的“刀”为[t44]“儿”为[],“刀儿”为[t:η34],“刀”的韵母增加[-η],整个音节也改变了声调。普通话儿化的主要作用有:(1)区别词性。如:盖(动词),盖儿(名词)。(2)区别词义。如:头(脑袋),头儿(领头人)。(3)表示细微的意味。如:小鸡儿、一点儿。(4)表示温和、委婉以至亲切的意味。如:你慢慢儿走。

为您推荐

儿化规律(语言)

儿化规律(语言):儿化过程中的音变规律。普通话的儿化规律是:(1)韵腹或韵尾是[A]、[o]、[γ]、[ε]、[u]的,只加卷舌动作,有的并向央元音靠拢。如a[A]→ar[r](“刀把儿”)。(2)韵尾是[-i]、[-n]的,去掉韵尾后加卷舌动作,有的并向央元音靠拢。如..

隔离异化(语言)

隔离异化(语言):也叫“远接异化”。同“邻接异化”相对。指不直接相连的两个音的异化,即异化音和被异化音之间隔有别的音。如在贵州威宁苗语中的动词、形容词的不肯定形的构成方法是在原形前加一个音节,所加音节的声母和..

顺异化(语言)①

顺异化(语言):也叫“前进异化”。同“逆异化”相对。前一个音使后一个音异化的现象。如贵州威宁苗语中两个高升调相连时,前一个高升调使后一个高升调异化为高平调,如[ndu35](天)[au35](冬)读为[ndu35dzau55](冬季)。..

历史音变(语言)

语调(语言)

语调(语言):句子里声音的高低、快慢、长短、轻重的变化。其中句调最为重要,因此有时用语调特指句调。此外,’语速、停顿、重音、轻音等也都是语调的内容。任何一个句子都有一定的语调,以体现说话人的意思、感情和态度;没有..

语句重音(语言)

语句重音(语言):简称“句重音”。语句中为表现说话目的而重读的音。与词重音不同的是,词重音落在一个词的某个音节上,而它是落在一句话里的某些词上的,有时还会落在一段话里的某个句子上。它随着说话的目的和句子内容而变..

半鼻化(语言)

半鼻化(语言):指程度较轻的鼻化。发口音时,软腭和小舌下垂的程度很小,气流主要从口腔出来,仅有少量气流随后从鼻腔泄漏,使这个口音的末尾略带鼻音色彩。如上海话“忙”[m]中的[a~],南京话“安”[]中的[]。国际音标用符号“~”加在音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