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音学的起源(语言)

古音学的起源(语言):

音韵学史研究内容之一。东汉郑玄和刘熙注意到个别的字音古今不同。六朝人遇到上古诗歌或其他韵文中和当时读音不合的地方,往往改读字音,以求谐和,从而提出叶音说。隋代陆德明进一步提出“古人韵缓,不烦改字”,认为上古用韵不必如后人那样苛细,为古音学的产生创造了条件。南宋初年,吴棫作《韵补》,取“古人韵缓,不烦改字”之说,把二百零六韵通转合并,求得古韵共九部,开创了援引《诗经》、《周易》、《楚辞》等韵文以求古韵的方法。古音学由此产生了。

为您推荐

四声起源说(语言)

四声起源说(语言):音韵学说之一。关于平上去入四声的起源主要有八说:(1)孔广森囿于自己的山东方音,认为上古无入声,而有两去声,一是长言之去声,一是短言之去声,后来在齐梁时代,短言之去声变成入声,遂成中古四声。(2)段玉裁根据..

汉语音韵学研究(语言)

汉语音韵学研究(语言):指汉语历史语音的研究。可分五个阶段:(1)周秦两汉时期。古人开始运用声训、读若、直音等方法审辨和注释语音,并且已经知道语音有高低、长短、疾徐的变异和各地方音之间语音转变的关系。但这一时期..

形态构拟学派(语言)

形态构拟学派(语言):现代音韵学派之一。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开始出现,主要人物有蒲立本、包拟古、许思莱、梅祖麟等。该学派主要运用历史比较法,全面而深入地进行汉藏系语言的比较,不仅系统地进行早期上古汉语的语音构拟,而且..

少数民族文字的创造和改革(语言)

民族文字发明传说(语言)

民族文字发明传说(语言):指中国少数民族民间传说中关于文字发明过程,发明人物,文字功能以及为什么有些民族没有文字等方面的内容。在中国除了汉族的苍颉造字传说外,彝、苗、独龙、水、布朗、基诺、傣等民族都有文字发明传..

汉字发展民族性论(语言)

汉字发展民族性论(语言):汉字学说之一。申小龙《汉字改革的科学性与民族性》、《汉字的特点及其归宿》等文提出,中国文字改革理论所依据的西方语言的文字音义关系原则及在这一原则基础上得出的关于世界文字发展的规律不..

兰亭序真伪之争(语言)

兰亭序真伪之争(语言):汉字问题讨论之一。1965年,郭沫若发表《由王谢墓志的出土论到兰亭序的真伪》一文,认为《兰亭序》系后人伪作,从而在学术界引起一场讨论。晋代是否存在《兰亭序》那样的字体,楷书和行书究竟成熟于何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