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式标点符号(语言)

旧式标点符号(语言):

同“新式标点符号”相对。指中国古代的标点符号。早在甲骨文时代,就有标点符号的萌芽。如已出现用横线、直线或丁字形线表示的原始分段号、*重文号、*合文号等。金文中,增加了钩倒符号、表示句绝的钩识号等。春秋战国时代又出现了篇号、分段号、句号、顿逗号等。到秦代,标点符号逐渐多了起来。至汉代,标点符号的发展已进入一个繁荣阶段,品类繁多,对后世标点符号的发展变化,影响较大。宋代是标点符号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基本上奠定了后世旧式标点符号的格局。元明清的标点符号,同前代一脉相承,并多有创新。由于社会因素的制约与古汉语自身特点的影响,中国古代的标点符号虽则源远流长,品类繁多,但终究未能取得主导地位。

为您推荐

口诀(语言)①

口诀(语言):古代朝鲜语中表示语法意义的附加成分。朝鲜语为“吐”〔t‘〕。通行于八世纪以后。起初用汉字标记,后简化为用汉字的偏旁或某些笔画标记。主要用于读汉文,在汉文的句读、段落之间插入。..

哈萨克文(语言)

哈萨克文(语言):中国哈萨克族使用的文字。哈萨克族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和*粟特文字母形式的拼音文字(后成为*回鹘文)。十三世纪后,由于传入伊斯兰教,改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后经过改革,成为现在所称的“老哈..

契丹文(语言)

契丹文(语言):中国古代契丹族使用过的文字。分大字和小字两种。大字,辽代神册五年(920年),太祖耶律阿保机命突吕不、鲁不古在汉人协助下增减汉字笔画或直接借用汉字制成。据传字数达“数千”。属表意文字。小字,也叫“小..

女字(语言)

吏读(语言)

吏读(语言):也叫“吏道”、“吏吐”、“吏头”、“吏套”、“吏札”。古代朝鲜民族创造的一种借用汉字音义来标记朝鲜语的特殊文字形式。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组词成句时服从朝鲜语的词序;二是实词进入句子时后附表示语法..

维吾尔文(语言)

维吾尔文(语言):中国维吾尔族使用的文字。维吾尔族曾先后使用过*突厥文、*回鹘文。从十一世纪开始,由于伊斯兰教的传播,改用以阿拉伯字母为基础的拼音文字,后称*察合台文。在此基础上经过多次改进和补充,形成了今天的阿拉..

标点符号(语言)

标点符号(语言):*标号和*点号的合称。一种文字体系的特殊成分。书面语用以表示停顿、语调及词语的性质和作用。现代常用的标点符号根据1951年中央人民政府出版总署公布的《标点符号使用法》,共有十四种:句号[。]、逗号[,]、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