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训

    声训 : 从语词的声音方面推求词义的来源,以音同或音近的词为训,说明其命名之所以然的训诂方式。也称音训。声训起源很早。如《易经》:"乾,健也"。"坤,顺也"。"夬,决也"。"坎,陷也"。《孟子·滕文公上》:"庠者养也,校者教也,序者射也。"这些都是声训。到汉代,应用较广。汉末刘熙又作《释名》一书,专门用声训解说词义。从释词与被释词在声音方面的关系来说,声训约可分为4种:
  ①同音。例如,"景,竟也,所照处有竟限也。""晷,规也,如规画也。""土,吐也,吐生万物也。""盲,茫也,茫茫无所见也。"
  ②双声。例如,"星,散也,列位布散也。""火,化也,消化物也。""木,冒也,华叶自覆冒也。"
  ③叠韵。例如,"山中丛木曰林。林,森也,森森然也。""矢,指也,言其有所指向迅疾也。""毂,埆也,体坚埆也。"
  ④音转相近。例如,"船,循也,循水而行也。""癣,徙也,浸淫移徙处日广也。故青徐谓癣为徙也。""鼓,郭也,张皮以冒之,其中空也。""辔,拂也,牵引拂戾以制马也。"
  这4种声音关系主要从形状、性质、现象、功用和人所感受等各方面加以推陈,以说明事物命名之所以然,其中也自有可取之处;然而每个名号各自为说,且又多出于主观推测,不尽可信。如《释名》说:"山,产也,产生物也。"《说文》说:"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义相近而不相同,难以抉择其是非。不过利用这些材料可以考查古音,取其因声求义的办法以探求语源。清代的训诂学家受《释名》的影响是比较大的。

为您推荐

舌头音

舌头音 : 见等韵。 ..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少数民族汉语教学 : 在中国,少数民族在学好本族语言文字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汉语文,是发展少数民族文化教育事业的一项重要任务。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文的必要性和可能性是由中国的民族分布、民族关系的特点以及少..

《十韵汇编》

《十韵汇编》 : 汇集唐、五代各种《切韵》、《刊谬补缺切韵》、《唐韵》写本和刊本共9种(残),外加《广韵》一种(全书),对照排比的韵书总集。各种残本都有简称。例如敦煌发现《切韵》残本第一种简称"切一"。编辑..

声学语音学

神珙

神珙 : 中国唐代和尚,大概是唐宪宗元和(806~820)以后的人。南宋张麟之《韵镜》之序说:"有沙门神珙,号知音韵,尝著《切韵图》载《玉篇》末。"今存《玉篇》后附《四声五音九弄反纽图》,相传为神珙所作。神珙说的纽,指..

商承祚(1902~  )

商承祚(1902~  ) :   中国古文字学家。字锡永,号契斋,广东番禺人。1921年起,以罗振玉为师,研习甲骨文、金文,后一度入北京大学研究所为研究生。1925年,任东南大学讲师。1927年,任中山大学教授。30年代在北平女..

十三辙

十三辙 : 中国明清以来北方戏曲、曲艺等押韵用的13个韵部。"辙"也叫"辙口",就是"韵"。"合辙"就是"押韵",这是用顺辙行车做比喻的通俗说法。   "十三辙"的名称是:①中东,②江阳,③一七,④灰堆,⑤油求,⑥梭坡,⑦人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