疾,指疾势。
一般宜用于啄、磔、趯等笔。然“疾”非一味简单地快速,仍须起伏行笔,急遽有力。如“磔”(波),开始一折稍短,行笔宜略快。中间一折较长,须放缓行笔。
末一折,又须快行笔,近出锋处,一按即收。涩,指涩势。
是使笔毫行墨要留得住。又非停滞不前,须紧而快衄挫地向前推进。
书家有用“如撑上水船,用尽力气,仍在原处”来比喻,甚是形象。
字的点画不同,行笔之法各异,故有“疾”、“涩”之分。
汉蔡邕《九势》云:“疾势出于啄磔之中,又在竖笔紧趯之内。涩势在于紧駃战行之法。
”清刘熙载《艺概》卷五《书概》:“古人论用笔,不外‘疾’、‘涩’二字。涩非迟也,疾非速也。
以迟速为疾涩,而能疾涩者无之。”又云:“用笔者皆习闻涩笔之说,然每不知如何得涩。惟笔方欲行,如有物以拒之,竭力而与之争,斯不期涩而自涩矣。涩法与战掣同一机巧,第战掣有形,强效转至成病,不若涩之隐以神运耳。
”清蒋和《书法正宗·笔法精解·指法名目》云:“疾涩:宜疾则疾,不疾则失势;宜涩则涩,不涩则病生。疾徐在心,形体在字,得心应手,妙出笔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