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近代·李叔同书。纸本。楷书。凡四行,共三十二字。刊于《民国时期书法》(上)。
【赏析】:
淸末碑学兴盛,李叔同生活在这个时代,必然被时代精神所感召。早年他热情奔放,才华横溢,于书法从《石鼓文》、《峄山石刻》、《天发神谶碑》、《经石峪》等各类碑刻、法帖到唐宋名家墨迹无不反复临摹,甚而闻鷄临池,乐而不疲,达到了碑帖过目,便可神似的境地。他对传统精神的深刻领悟,用笔的沉着稳实,线条的凝重饱满特点仍然贯串在他一生的作品之中。他作书多用秃笔,这幅楷书就是用秃笔写成的。整幅从大处着墨,气度弘达舒展,透出他善于把握全局氛围,追求整体意象、整体效果,精于协调局部结构的高超修养。这种把握全局是他留学日本、学西洋绘画,学弹钢琴所养成的全景意识的潜在生发。这种统率全局的精神在他出家后的作品中就发挥得更加精妙了。他晚年曾评自己的书法说:“朽人写字皆依西洋画图之原则,竭力配置调和全纸面形状”,这是何等明确的探索呢?这幅秃笔楷书,笔墨浑穆,仪态端稳雄厚,古朴壮实,神沛气足,盎盎生机,一种茁壮的生命力蕴含在体内。“用墨之浓若点漆”,墨多白少,虚实相生。用笔敛神藏锋,笔笔不苟,万毫齐力,笔笔精神,大有北魏碑刻的遗韵。他多才多艺,是一位十分全面的艺术大家,于文章、诗词、绘画、音乐、书法、金石、戱剧等各方面都很有造诣,被誉爲“艺术全能大师”。尤其于书法艺术他终生研习,其墨迹炉火纯靑,有很高的艺术价値,堪称艺苑瑰宝。三十九岁毅然皈依佛门,出家后人生观的转变,心境的不同,所追求的目标产生了变异,引起他书风的变化。以前那种雄放浑厚,点画精到,方折劲健,富于质感和力感的刻意求工的线条效果变化爲超尘出世,宁静平和,褪尽人间烟火色的书风了。“朽人之字所示者,平淡、恬静、冲逸之致也”。这是他爲自己出家后书法风格变化的最好注脚。他的个人风格成熟了,带着疏淡空朗的几分禅意。他晚年的书法在艺术的殿堂中已经登堂入室。马一浮说:“大师书法,得力于《张猛龙碑》。晚岁离尘,利落锋颖,乃一味恬静,在书家当爲逸品”,这样的评价是很恰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