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思蜀都赋句轴(书法)

左思蜀都赋句轴(书法):

【简介】:

明·倪元璐书。绫本。行书。凡四行,共四十一字。156.5×49.5cm。兵库黑川古文化研究所藏。刊于日本《书道全集》(二十一)、日本靑山杉雨编《明淸书道图说》。

【赏析】:

倪元璐这件草书,勇武狼藉,笔法老辣坚劲而变幻莫测,总体精神上不离颜眞卿行草的厚重和飞动。随之而来的,是其似拙实巧、挺拔雄强的结体以及燥润辉映、自然朴素的墨色。在章法上,倪氏旣有随意的牵萦连属,也不在乎字字独立的割裂,且有意地留下残画病笔,使人很难套用“一气呵成”、“气势贯通”之类的传统审美和批评语滙来描述它们。正因爲如此,倪氏才能尽兴地徜徉在笔墨的世界裏面,他这种大跨度地把握变与不变的原理并有取捨地安排,无疑让人们耳目一新,成爲推动传统不断丰富和发展的活性因素。倪元璐是明代书坛上进行变法并取得成功的书家之一,其成就则可以由这件作品窥知一斑。

粗犷有力、意态生动、格调高旷是倪元璐行草书的风格特徵。这些集中地体现在章法的起伏、行笔的节奏与点线的韵律上。

具体地说,这件作品布局以收爲主,以放爲辅,收放之间有间隔,如“悍”、“方”、“风”、“剽”、“中”等都是放的字,整体中放与收的变化统一,形成了明显的节奏。不仅如此,就是在一个字中,也有收与放的对应。从字的左右两部分来看,重心多在右半部,左放右收,左右的力与势互相扺消,趋于平衡,视觉上感到很舒适。从字的上下两部分来看,凝聚的中心多在上半部,下放上收,给人以空阔、舒朗的感受,如“若”、“则”二字都很突出。

如果说倪元璐的书法很讲究造型的话,还不如说他更善于用笔。特有的用笔,旣是他书法风格的显现之处,又是他有别于晚明书家的地方。张瑞图用笔横撑竪挫,直转飞扬;王铎结体险峻,笔调强劲;黄道周点画翻腾连绵;傅山线条旋转缠绕;而他却是着墨浓而厚,落笔重而沉,运笔稳缓,自然颤动,尤其是放出的纵笔,行笔不急,笔到墨到,飞白有无交替,颤笔形成枯实相间的艺术效果,韵感稳健、凝重、苍拙、苦涩、虚灵,意态极爲生动。正像淸代的秦祖永在《桐阴论画》中说的“元璐书法,灵秀神妙,行草尤极超逸”。康有爲在《广艺舟双楫》中所说:“明人无不能书,倪鸿宝新理异态尤多。”这都是对倪元璐行草书笔墨形成的生动意态的描述。在古代书法的品评中,用“意态”二字称誉的书法爲数很少,所见只有宋代的苏东坡称张旭的草书“意态自足,号称神逸”。明代的项穆评颜眞卿的书法:“独其《自叙一帖》,粗鲁诡异,且过郁浊,酷非平日意态”。“意态生动”主要是对韵律深沉、拙厚、凝重的一派书风的槪括。而这一派书风中,如果说发展程度极高与比较成熟的话,倪元璐的书法是当之无愧的。

为您推荐

致高仲兄行书轴(书法)

致高仲兄行书轴(书法):【简介】: 明·黄道周书于嘉靖十五年。冷金笺。凡四行,每行字数不等。共九十二字,143.2×53.8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淸书法名品图册》。 【赏析】: 黄道周可谓是个民族英雄,同时又是个学..

诗册(书法)

诗册(书法):【简介】: 明·杨所修书。纸本。行草书。23×19.6cm。凡七行,行五字十字不等,共四十九字。本幅爲《石渠宝笈三编延春阁》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一)..

诗翰册(书法)

诗翰册(书法):【简介】: 明·黄道周书。绢本。楷书。六幅,均24.9×29cm。凡五十六行。每行字数不一。《石渠宝笈三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二十六)。 【集评..

文震孟(书法)

白居易早发赴洞庭舟中作诗轴(书法)

白居易早发赴洞庭舟中作诗轴(书法):【简介】: 明·娄坚书。行书。纸本。凡四行,共六十四字。212.1×72.5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日本《中国明淸书法名品图册》。【赏析】: 米芾说过:“无刻意做作乃佳”。娄竪深谙此道。这..

七绝诗轴(一)(书法)

七绝诗轴(一)(书法):【简介】: 明·张瑞图书。行书。凡三行。共三十四字。刊于《神州国光集》、《中国书法》(1987年第二期)。 【赏析】: 不管哪个书家,无论他的风格怎样多变,在他已经具备的一种基调上变化。张瑞图的这幅..

黄道周(书法)

黄道周(书法):【小传】: 明神宗万曆十三年—淸世祖顺治三年(1585—1646)。字幼平(或作幼玄)、一字螭若,曾在铜山孤岛石室中读书,因号石斋。福建漳浦人。天啓二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爲经筵展书官,崇祯二年进右中允。上疏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