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阳书院记册(书法)

紫阳书院记册(书法):

【简介】:

元·唐元书。纸本。隷书。凡三十九行。除第三十八行爲五字外余皆每行九字,共三百四十六字。凡四开,第一开22.5×23.9cm,第二开22.7×22.6cm,第三开22.6×22.9cm,第4开22.7×22.9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七)。

【赏析】:

一般说来,元代时期,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已很难观赏到两汉刻石,同时,隷书作爲文字的便用也早已成爲过去,并且也很少有人专门去学习和研究,因此,人们对于隷书的认识不免就流于肤浅淡漠了。如果说元代人对于隷书还有些许印象的话,那也仅仅是所谓的蚕头燕尾、波挑轻飞了。所以,那时的人们在书写隷书时,往往忽视了隷书本身的规定性,诸如间架、用笔等,而只是在近乎楷书的书体上强调、夸张一下波挑,权作隷书。这种现象我们可以在元代的隷书作品中发现许多,即使是元大家赵孟頫的隷书也不例外。

《紫阳书院记》也是如此。作品中明显地暴露了许多问题,如间架的取势右肩耸起,起笔运用侧落,转折提按过度,都显示出楷书的痕迹。如果说在楷书中略带隷意能使作品的气息更加古厚的话,那末,隷书中杂有楷意则反而会使作品显得单薄而轻靡。况且,作品中出现了许多千篇一律、毫无变化的波挑,使作品更加简单无味。虽然作者也曾绞尽脑汁,在字体上运用了许多异体字和古体字,以求作品丰富和增强古朴之趣,然而却适得其反,使作品有一种故弄玄虚、华而不实的做作感。

然而,尽管此作不甚佳,但却可以给我们提供一个书法史上的敎训。通过这个敎训我们可以明白书法创作与传统学习之间的必然联繫。

为您推荐

苕之水诗卷(书法)

苕之水诗卷(书法):【简介】: 元·陆居仁书于明洪武四年(1371)。纸本。草书。28.2×130.7cm。故宫博物院藏。《墨缘滙观》着录。刊于《故宫博物院藏历代法书选集》(二),日本《中国书道全集》(六)。 【赏析】: 这是一件精彩..

诗五首帖(书法)

诗五首帖(书法):【简介】: 元·倪瓒书。纸本。楷书。册页。凡二十九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三百四十一字。点去二字。23×55.5cm。台北故宫博物院藏。《石渠宝笈初编》着录。今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刊于台湾《故宫历代..

张氏通波阡表卷(书法)

张氏通波阡表卷(书法):【简介】: 元·杨维桢书于至正二十五年(1365),时年七十岁。纸本。行书。28.9×145.8cm。日本东京私人收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日本《书道全集》(十七)。【赏析】: 作者係元末明初一..

怀凈土诗帖(书法)

致彦淸都司相公尺牍(书法)

致彦淸都司相公尺牍(书法):【简介】: 元·赵雍书。纸本。行书。尺牍一则。凡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六十七字。刊于《故宫周刊》。 【赏析】: 此书优雅淸俊、风流倜傥。该书风颇似元代大书家赵孟頫书风韵致,其笔态又蕴五代杨..

鲜于枢行书诗讚卷跋(书法)

鲜于枢行书诗讚卷跋(书法):【简介】: 元·陆居仁书于明洪武四年(1371)。纸本。草书。题跋一则。42.7×205.8cm。上海博物馆藏。刊于《中国美术全集·宋金元书法》。 【赏析】: 草书贵动。这里所言之动,乃草书形象及其组合..

七言二律诗帖(书法)

七言二律诗帖(书法):【简介】: 元·周伯琦。纸本。行书。凡十八行,每行字数不一,共一百二十七字。27.8×61.4cm。载《故宫书画录》卷三。台北故宫博物院藏。刊于台湾《故宫历代法书全集》(十六)。【赏析】: 《至日遣兴》..